青年公社目录

第343章 教育2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去镇北书院的路上,安王与宣平两人依偎着说闲话,宣平手上把玩着安王腰上的玉佩。
    “我觉得书院里可以再多招些学医的人,还是主要培养能处理外伤、会缝合伤口的人,目前军营里这种军医还是太少了。”安王说道,去年的战争里,镇北书院培养出的军医立了大功了,受伤士兵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嗯,自秦岚和他那徒弟张宁宁从前线回来,这事儿就已经进行着了,如今从军属和善堂里选招了两百个孩子正教着呢。上次时间紧,都只练的处理外伤,这次可以好好培养了,天赋高的都多教点儿,天赋低的就专门练习处理外伤。”宣平说道。
    “还得再多招一些,四方的军营里都缺军医。”安王说道,两百人,听起来很多,但还是不够分的。
    “尽量吧,有点儿难。我们又不能骗人,招学生之前都是说明了要去做军医的,在寻常人家看来,这和去服兵役一样,都不愿让孩子来学,只能从军人家庭和善堂招生,生源不足。”宣平说道,对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讲,孩子去军营不是去立功的,是去送命的。
    “其实可以让各军自己送人来学习,改天我给那几个将军透个口风。”安王沉思着,手搭在宣平肩膀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拍着。
    “对了,”宣平突然想起了什么,直起身来看着安王,“是不是该给恒霁挑几个伙伴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和默契,是旁人比不了的。”
    “一直留意着呢,有几个人选了,不急,再长两年看看,好好观察观察,挑些好的。”小恒霁可比他父王小时候吃香多了,多的是人争着抢着把孩子送来当伴读。
    “不过先给冯家和薛家的留个位置。舅舅早就给我提过这事了,到时在这一辈里选个好的。薛家就从薛明家挑了,这胎生了个女儿,但他家老大是个公子,今年四岁了,小孩挺伶俐,薛明去年战场上就说过多次,我们若生个儿子,他就把长子送来,若生个女儿,就把他女儿送来。”安王说道。
    安王对儿子的一切可是十分在意的,这是他与心上人的长子,也是他寄予厚望的接班人,自然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可惜白家添了个女孩,其实我觉得白家这几代人家风和资质都不错。”宣平说道,白默然家添了个姑娘。琇書蛧
    “女孩有女孩的好处,那丫头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从小培养,给咱们做儿媳妇也不错,看三皇兄夫妻两个,那就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安王笑着说道。
    “去,孩子的婚事让他自己做主,你别插手。”宣平嗔怪的推了他一把。
    “咱又不强制,以后你多观察一下各家的小姑娘,挑那些好的让他们一起上学,自己培养感情呗,从小看着长大的,总比旁的要强。”安王从前下手晚了,在婚事上耽误了几年,差点儿就错过宣平,可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
    宣平无语地看着他,“幸亏恒霁不是女孩,这若是个女孩,你是不是得把京中适龄之人筛查一遍啊。”
    “那可不,那要查他们家几代人,任何一点有问题的决不许他出现在女儿面前,省得女儿遇人不淑。”安王理所当然地说道,儿子不能像他一样蹉跎光阴,女儿更不能像宣平一样差点儿被骗了。
    “算了,说这个还太早了。”宣平不想和他讨论些还没影儿的事儿,“但是恒霁这伙伴有了,侍卫呢,总得有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侍卫吧?”
    “暗卫营每年都会招一批五六岁的孩子训练,父皇说了,今年这一批就是给恒霁准备的,最出色的十个会来府里保护恒霁。”安王回道,皇帝对这个孙子也是万分看重的。
    “再从镇北书院里挑几个合适的孩子培养些办事得力的下属。改天咱去看看岳母吧,请她帮忙在蓝家培养的孩子中挑几个。”安王说道,镇北书院算是刚起步,水平和蓝家的比起来差远了。
    “母亲早就挑了人培养着呢。”宣平回道。
    来到书院门口,安王率先下车然后又转身把宣平扶了下来,早有书院的院长带人等在外面了。
    夫妻两个随着院长在书院里转着,经过这一年的发展,书院学生多了,占地面积也扩大了许多,一圈走下来感觉都和从前不一样了,这书院有了几分蓝家书院的模样。
    “上次老师来看过,他说我们既然有启民智的打算,那最好专门培养一批先生,有些学生就是不适合科举为官的,那不如就专门培养出来分散到各地开启民智。
    这些先生学问不用太高,但要有思想有气节,拥护朝廷,对我们忠心耿耿,这样他们教出来的学生才不会生出异心。”宣平说道,说白了他们需要的是开启了智慧还不会对抗朝廷的人。
    “齐老先生说的有道理,无论是一贯来的愚民政策还是开启民智,百姓的思想总要控制在一定程度,这样才不会出乱子。”安王点点头,“慢慢挑着吧,这些人也得自愿才好,有怨气的人不能用。”
    两人说着话来到了习武院,这里面的孩子都习武艺,学兵法,以后参加武举,成为武官,这也是安王比较重视的。
    安王看着穿着统一的服装正在练拳脚的少年,满意的点点头,看起来不错,又看看功课,也都还行。
    “宝儿,你说日后我们把习武院扩大,也招收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怎么样?”
    “可以是可以,不过得免费,普通人家很难养得起习武的孩子。”宣平说道,“而且就算免费,疼孩子的人家也不一定舍得,怕我们招孩子去送死,还是先从镇北军子弟中挑吧。”
    穷学文富学武,不说别的,单是习武之人的伙食普通人家都供不起,毕竟有粗茶淡饭长大的文状元,没有粗茶淡饭长大的武状元,身体素质都不强,功夫怎么可能好。
    “那就免费,把告示贴出去,来不来全凭自愿吧,但要求日后前程必须听安排,考武举,入军队,我还是希望多来些平民子弟。”安王说道,“现在的将官大多是世家的,兵书和医书似的家传,平民子弟很难出头。可这些世家子不太好用啊,像沈家那样的不少。”
    “行,那就招。”宣平表示支持,转头就吩咐院长去办这事儿。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