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96章 有什么过节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齐王派人去请,安王总得给弟弟面子,于是不情不愿的换好了亲王常服,抱着儿子还不太想撒手。
    宣平好笑地看着他,“快去吧,本来是你的差使,你全推给了七皇弟,如今有了纷争你还不露面,等着人家参你呢?”
    “都不用看,肯定是有人故意挑事儿!一来七皇弟那脾气想报仇就直接报了,哪还有拐弯抹角的;二来刘翰林那人咱也知道,迂腐古板,礼教严苛,但也耿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可能胡搅蛮缠,只怕是被人蛊惑当枪使了。”安王有些烦,这都腊月了,一个个不肯消停。
    “这每年一次的考评,从前清官盼着,贪官怕着,后来就成了负责考评之人发财的机会,哪年吏部的人都得发点儿财,过个肥年。
    今年的考评七皇弟盯的严,偏他各个京官的情况差不多都知道,吏部的人想瞒着他挣点儿钱都不行,自然心中不满。
    再有许多有钱送不出的,他们也是又急又恨,巴不得出点儿事呢。趁着事儿还没闹到朝堂上,赶紧解决了才好,手段不妨强硬些,免得还有人敢生事。”宣平柔声劝道。
    “问过来人了,七皇弟问心无愧,我让人去督察院叫俩御史过去,一起去看看。”安王有些阴险地想着。
    安王来到吏部时,齐王气哼哼地在堂上坐着,刘翰林梗着脖子坐在堂下的椅子上,两人对对方都充满了厌烦。
    安王一进去,两人忙站起来行礼,“六皇兄。”齐王将上座让了出来。
    “下官参见安王殿下,还请安王殿下做主。”刘翰林有些激动的跪了下来。
    “刘大人请起,事儿本王已听说了,但事非曲直本王也不好直接下结论,毕竟被告是本王的皇弟,本王已命人去督察院请两名御史过来作个见证,稍等片刻吧。”安王淡淡地说道。
    不多时,去督察院的人回来了,居然是右督御史温铁嘴亲自来了。温铁嘴对齐王负责京官考评心中也是犯嘀咕的,毕竟在他看来齐王本身就立身不正,有何资格评价别人?
    不过他也没多嘴讨人嫌,毕竟皇帝相信自己的儿子,他虽耿直眼里不容沙子可也不傻,等齐王真犯错了再参也不迟。所以他今天听了这事儿就亲自来了,他倒要看看齐王配不配陛下的信任。
    刘翰林看到温铁嘴十分激动,本来他还有点儿担心安王偏袒齐王,有温铁嘴在就不怕了,但凡有一点儿不公,温铁嘴都能替他告到御前,这可比他自己告有份量多了。
    众人见面行礼问安过后,温铁嘴就淡淡地说道:“不知所有涉事人员可都到了?若是到了就开始吧。”
    安王和温铁嘴坐在了堂上,齐王和刘翰林立在下首两侧。
    刘翰林率先控诉:“安王殿下,温大人,翰林院检讨王迎为人谦和、学问出众、克己奉公,翰林众人谁不夸他是个大雅君子,入翰林院三年,年年考评俱为上等,升迁有望。
    今年初评本也是上等,可因为他之前得罪过齐王殿下,就被齐王殿下给改成了中等,齐王殿下这不是公报私仇是什么?还请安王殿下和温御史能主持公道。”
    安王面容严肃地问道:“既然是王检讨的冤屈,他自己为何不来?反倒是刘大人你来告状。”
    “王迎素来谦和淡泊,不愿与人争论长短,哪怕是受到不公正待遇,也不愿与人做无谓的口舌之争,如今还在翰林院忍辱负重编修诗集呢!若不是下官见他面色不虞,强行逼问出了原因,只怕这苦水他就要默默咽下去了。”刘翰林想到得意门生那忍辱负重的模样就心痛。
    温御史闻言心中感叹,齐王有没有公报私仇还不知道,但你肯定是个被人卖了还想帮人数钱的傻子!这王迎一听就是个惯会装模作样的心机之人。
    齐王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如今能作主的人也来了,刘大人是不是能将本王与王检讨的过节讲出来了?本王实在是好奇,一个小小的翰林院检讨居然能与本王有过节?”
    刘翰林有些犹豫。
    安王在上面说道:“刘大人,有事还是说清楚的好,一味隐瞒别人如何能了解真相。”快说吧,本王也实在好奇,一个小小芝麻官是怎么得罪了齐王,居然没被当场报复回去的。
    刘翰林红着脸吞吞吐吐道:“两人之前在楼里争一个姑娘,那姑娘最后选了王迎。”一句话耗费了刘翰林大半的心力。
    虽然宣朝并不禁止官员去青楼楚馆,文人墨客更多是风流才子,但刘翰林绝对是个例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只有发妻一人,听到风流事儿都恨不得掩耳奔逃的程度。
    “本王怎么不记得这事儿,在哪个楼里,哪位姑娘啊?”齐王摸不着头脑,他在楼里很少与人因为姑娘争起来,又不是只有一个姑娘,姑娘想跟谁就跟谁呗。
    “这下官没有细问。”刘翰林面红耳赤的。
    “那就让王检讨自己说,把他带上来!”安王懒得再看刘翰林的傻样儿。
    王迎走了上来,一身官服看着干净利索,确实像个翩翩佳公子,规规矩矩的挨个行了礼。
    “老师,您这是何苦呢?学生实无怨言!”一开口就假惺惺的演戏。
    “凭什么,你省事,当先生的却不能看着学生受委屈,齐王将你降为中等,总得有个正当理由。”刘翰林义正言辞。
    “行了,王检讨你究竟何处得罪了齐王?”温御史见多识广,什么看不明白?他不耐烦看他们师生的戏码,直接开口打断了。
    “说来惭愧,是下官年少轻狂时犯的错,四年前在清风阁与齐王殿下因红玉姑娘起了争执,但当时下官实在不知对面是齐王殿下。”王迎满面羞愧。
    “本王想起来了,原来是你啊!红玉喜欢酸唧唧的书生,选了你,本王也没当回事啊,本王还有绿蜡、蓝璃伺候呢,用的着跟你计较?
    不过本王记得红玉最后被那书生骗财骗色,惨遭抛弃后沉塘而死,本王当时还为此唏嘘不已的,她若是选了本王哪用遭此横祸。
    原来你就是那忘恩负义之人啊,人品这么差,那中等考评就不行了,本王决定改成下等,革职查办!”齐王冷笑连连。
    王迎脸色巨变,没想到齐王还知道这个。
    “齐王殿下怎能相信道听途说之词?王迎绝非这等人。安王殿下,温大人,齐王殿下大庭广众之下就敢依各人喜恶随意定等,毁人前程啊!”刘翰林痛心疾首。
    “行了,陪你们演了半天戏了,本王烦了,本王给官员定等自然是有依据的,来人,把证据呈上来!”齐王不耐烦的说道,还以为真有什么大过节他给忘了呢,合着就是争风吃醋的小事,白耽误功夫。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