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75章 景王的打算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景王想补偿一下被发配的三个御史。
    “王爷,那三位大人那儿我们最好不要有什么动作,太明显,被人盯上就不好了,不如补偿给他们的亲属。
    宋大人的堂弟、周大人的侄子和王大人的长子都在地方为官,王爷不如斟酌着给他们升个一级半级的,或迁到个好地方。
    再则三位大人的府中,王爷可以请王妃亲自去慰问一下,以表关怀,日后多帮扶,可免了众位大人后顾之忧。”丁宁远提议道。
    “丁先生言之有理,不过他们三人离京前本王应该去见一面的。”景王假惺惺地说道。
    “王爷不可,此时去看无异于引火烧身,莫让三位大人的牺牲白费啊?”景王要演戏,自然有接着的,胡谋士忙劝阻道。
    “可不去看看,本王心中难安啊!”景王还不满意。
    丁宁远心中烦躁,你要演戏去找那些官员们不行吗?留在你府中当谋士这些天了,你当我们发现不了你什么德行呢?
    “王爷宅心仁厚,若您实在放心不下,可派人去给他们送些东西,收买押解的官差,不让他们路上受苦就行了,亲身前往却是不可的,三位大人都是明白人,能理解王爷的苦楚的。”又一位杨谋士接着演道。
    没办法,吃景王的饭、住景王的屋、花景王的银子,总该满足人家这点儿小爱好。
    “唉,只好如此了。”景王摇头叹息道,演够了,满足了,该说正事了,“经过今天的事,本王发现我们朝中人太少了,都没有帮腔儿的。还是应该多拉拢一些朝臣为好,几位先生可有什么办法?”
    景王从前不敢明面上发展势力,只能偷偷进行,暗中拉拢一些封疆大吏及京中不得志的官员,不敢与京中位高权重者接触,因为知道位高权重者不会被他拉拢,反而有可能反手将他卖了。
    后来另辟蹊径让太子帮他养了一大批人,可这些人随着太子的倒台被清算了一部分,职位高的少有能全身而退的,又被康王算计没了一批。
    现在景王手下京官中职位最高的就是吏部左侍郎,这也是他肯冒着风险帮着求情的原因,损失不起。
    丁宁远看着景王心中冷笑,父皇不喜、兄弟不睦,就算是素有贤名,拉拢了满朝的芝麻官又怎样?还敢肖想皇位,就不能消停点儿当个贤王吗?
    也难怪废太子当初都那样了,皇帝都舍不得废,实在是眼前的其他皇子更差啊!这代皇子中唯二两个不错的,二皇子圈禁,安王常年在边关被忽视,还不讨皇帝喜欢,父子关系紧张。
    幸亏安王娶王妃后想明白了,要不这宣朝江山堪忧。丁宁远沉思了一会儿开口了:“王爷,寻常官员,便是拉拢再多也是无用,在陛下面前说不上话。”
    “本王何尝不知。”景王叹了口气,“可那些得宠的官员又岂是那么好拉拢的。”想到这儿,景王就对安王羡慕嫉妒恨。
    早知道废太子和宣平真能闹翻,他就不娶妻等着了。安王娶了个王妃,就得了林、齐两派的势力,朝堂上的短板瞬间被补齐了。
    景王可以说是最早想撬废太子墙角的人,可惜他等不起,只能瞄准一个世家大族之女娶回了府。可谁知他那岳父虽然拗不过夫人女儿与他结了亲,却半点儿不肯帮他夺位。
    太子和宣平因齐国公之事生了矛盾时,他甚至动过让景王妃“病逝”的想法,还好“墙角”不开窃儿,他撬了一段时间后一点儿缝隙都没有,才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景王妃不知不觉中度过一劫。
    (之前说过:宣平帮废太子对付诸皇子,与诸皇子之间关系有些紧张,唯有景王对宣平比从前更加温柔亲切,见面就表妹长表妹短的叫着。
    其实景王是在暗搓搓地撬太子墙角,可惜宣平不开窍儿,直接就把他定义成了笑面虎。)
    “从前难,如今却有一个机会,能从安王手中夺下一大批势力。”丁宁远小小地卖了个关子。
    “安王手下的人都忠心耿耿,且利益相关,相当于是安王妃的‘嫁妆’,又怎会被我们拉拢?”景王眼中带着羡慕。
    “段相可是后来投靠的,为人贪权重利,与安王没什么牢固的联系,且他手中还有自己的势力,王爷将他拉拢过来事半功倍。”丁宁远建议道。
    “丁先生是在开本王的玩笑吗?”景王涨红了脸,实在是在段相那儿受的挫折太多了,“本王几次拉拢,段相都不为所动,之前监国时更是伙同林启戏耍了本王一番,丁先生提起他是何意?”
    “王爷息怒,丁某并无耍笑之意。”丁宁远不紧不慢地说道,“今时不同往日,段相此人重权好利不说,还有些心狭量小。
    两位丞相一同守卫皇宫,且相比起来,为官四十几年的段相更加劳苦功高,但林相得了个世袭罔替的侯爵,段相却是个三代而斩的侯爵,他心中只怕有些怒气。”
    “这也算不得什么吧,林家是安王的妻族,关系更近,付出更多,自然得到的好处就更多。”杨谋士有些不太赞同的说道,关系有远近亲疏,所得的好处自然也有多寡。
    “是啊,况且这是父皇封的,乾刚独断,与安王也没什么关系啊?”景王也有些不解。
    “王爷,理是这么个理,可是人心摆不正,并不是所有人能看明白,大多数人都只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看问题,永远觉得自己吃亏了。”丁宁远给景王分析着,“安王插没插手不重要,只看别人是怎么认为的。
    王爷,便是段相在官场中沉浮多年,他能看透,可他的儿子孙子能看透吗?段家其他人能看透吗?只能传三代的侯爵和世袭罔替的侯爵相比,所能带来的利益天差地别!
    王爷,在段相耳旁抱怨的人多了,段相还能保持耳聪目明吗?若是安王上位,段家就永远要被林家压一头,他不想这样,就只能另找出路,除了您,他还能找谁?”
    “王爷,丁兄言之有理啊。”胡谋士赞同道。
    “有道理,那不如由丁先生来负责此事。”景王点点头。
    “王爷,丁某之前在废太子那儿与段相见过面,如今再代您出面只怕会让段相有些厌恶。不如由胡兄负责此事,丁某在后面协助为好。”丁宁远拒绝道,他怕以后安王事成后,他与段相都无法共事了。
    “好,那就拜托胡先生了。”景王欣然同意了。
    散会后,景王直接去了主院,还得让王妃去给他办事呢!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