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 214章 谈话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宣平听到安王三天后就要离京,心中酸涩,虽然早知道他要去燕云,也自觉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事到临头却仍然十分不舍,自成婚后,她们还没有一天分开过呢。
    尤其是宣平怀孕后,特别爱粘着安王,哪怕两人一句话不说,只要知道安王在一旁,宣平就很安心,最近安王白日在宫里,她就已经很不习惯了,如今晚上也要见不到了。
    宣平一动不动,感受着身后人有力的拥抱,平复好久才说道:“好,我给你准备行李,药材、细棉布什么的又采购了一些了,你一起带过去吧,大战过后,难免会有伤兵。”
    “好。只是委屈你要独自孕育我们的孩子了。”安王声音有些低沉。
    “少来,你留在京里也帮不上多少忙,说得好像你能帮我怀孕一样。”宣平装作有些嫌弃地说道,不想让他放心不下,“你还是早点儿回燕云,立下军功,给孩子搏一个好的前程,最好再多抢点儿战利品,给女儿攒份儿丰厚的嫁妆。”
    “你想要个女儿?”安王抚上她的肚子轻声问道。
    “儿子女儿都好,不过我可能更喜欢女儿一点儿,我母亲就说女儿比儿子贴心。”宣平说道。
    “我却希望他是个儿子。”安王摸着她的肚子期盼地说道。
    “女儿你就不喜欢了?”宣平扭过脸去斜睨着他,语气有些危险。
    “自然喜欢,我们的女儿必然是最可爱的,可是皇室的女儿,继承不了家业啊!若他是个儿子,就能好好教养,让他早日继承皇位了。”安王毫不脸红地说道。
    “你还没当上太子呢,就算计着传皇位了啊?”宣平好笑地说道。
    “因为我知道我的王妃不喜宫墙束缚,不愿一生只困于一方天地,渴望自由游走于广袤大地,笑看世间万物,随心而活。
    日后只能劳累王妃暂时陪我困于宫墙,待到这孩子能独当一面时,就将皇位传给他,夫君带你游历各地,遍赏世间风景。”安王笑着给出承诺。
    “谁告诉你我想出去游历的,我生来就是富贵花,锦衣玉食、雕梁画栋的长大,外面能有京城好吗?你自己想将责任推给儿子,别拿我当借口。”宣平不肯承认,知道他目标远大,不想他因为自己中途放弃。
    “还用别人告诉吗?小书房里的画,挂得永远是容华送你的风景图,三十几幅画轮流挂起来,闲暇时你就爱盯着看,你可能不知道,那个时候,你的眼睛里充满向往。”安王说道,对自己爱人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得十分仔细。
    宣平笑了,这个男人是真的很在乎她,可是,她也在乎他啊,“夫君,只要有你,无论在何处,我都是欢喜的。随心而行自然好,可陪你一起实现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国臣服的理想,我也同样甘之如饴!”
    “那我们就加把劲儿,早日把宣朝治理好,然后去看看我们的大好江山。”安王说道。
    “我想去燕云看看,看看你为之战斗了十余年的地方。”宣平提要求。
    “好,这次的战争目标只为收复失地,但游牧民族从来都不消停,我早晚有一天要把北胡草原打下来作我们宣朝的牧场,到时候燕云就是我朝的内地了,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安王殿下十分自信。
    安王与宣平两人说的开心,白默然那边却不太顺利。
    白默然回去将事一说,宁国公夫人白夫人首先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她好不容易等到女方出孝期,儿子可以成亲了,这逆子却要上战场再次推迟婚期。
    母子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白夫人不想让儿子再上战场,便是要上,也要等他成婚后再去,而白默然坚持要等回朝后再开始议亲成婚。
    白默然想得是,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连一年都用不了,回来再议亲成亲也来得及。这样万一他出了什么意外,也不至于耽误人家姑娘。
    宁国公一言不发地坐在一边看着夫人与儿子争吵,这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他也插不进去,夫人儿子都比他嘴皮子利索。
    直到白夫人吵累了,宁国公才开口:“夫人,这战场肯定是要去的,他追随安王殿下征战多年,眼看这是最后一战了,有了陛下的全力支持,胜利是必然的,你不要阻拦儿子去建功立业。”
    “去就去,我不拦着他去建功立业,可是可不可以成婚后再去?我将一切准备好,等五月份郑家那边出孝就抓紧时间办,顶多两三个月,我怕他万一……这么大岁数还是孤家寡人啊!”白夫人声音哽咽,她也知道这么想有些对不起郑小姐,可当母亲的总是更偏向自己的孩子,何况她白家也等了郑家六年了。
    “母亲,我说了,我不能耽误人家一生。”白默然坚持。
    “这件事,问问郑家那边的意思,问问她家小姐的想法。说实话她将要议婚时父母相继去世,就有许多人家说她命不好了,如今岁数大了,想找门好亲事难着呢,我们家绝对是她的最佳选择,是等着还是现在嫁看她的意思吧。”宁国公说道。
    “郑小姐老来女,她父母去世时年岁已经不小了,不过是正常的生老病死罢了,碍郑小姐什么事?一群刻薄之人。”白默然不屑地道。
    “我们自然知道,所以不在乎这个,可在乎的多着呢。你们的事虽然没大张旗鼓,可不少人也知道,若是将要议亲时你再……,流言蜚语就得逼她去长面青灯古佛。嫁到咱家,无论怎样,总不会亏待了她,她若能改嫁,咱家不拦着,若不能膝下过继个孩子,后半生也有依靠了。”白夫人劝道。
    “哪有母亲说得这么严重,虽然可能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低嫁也比改嫁或终身守活寡强啊。”白默然不以为然。
    宁国公听得这母子二人越说越不吉利,不由得额头青筋直冒,“都别说了!这事就这么定了。如今郑小姐将要出孝,已经可以适当地出门交际了。夫人你去忠国公府一趟,透个口风,若是对方赞成,就找个机会让两个孩子见面谈谈,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让他们自己决定!”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