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00章 宫中变动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筛查,皇宫里各处都仔仔细细过了两遍。宫人们查家族三代之内的关系,以及在宫里认得干亲、师徒、对食等。宫里各处的偏僻角落,容易藏污纳垢之处也被仔细搜查了一遍。
    这一查真是让皇帝大开眼界了,他这皇宫里关系网密布,差不多人人都有小团体,依附在某位宫妃之下。
    其实都有关系也没什么,人活在世上可不得互帮互助吗?可是勾结串连做违规之事就不行了。
    打探消息的、偷宫里的东西出去卖的、宫女与侍卫私通的、私下动刑的、吃回扣的、欺压弱小的……等等,只有皇帝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皇帝直接下令,按宫规国法,该杀的杀,该打的打,该关的关,一番折腾下来,许多宫妃的势力都被连根拔起,宫女太监们的数量少了五分之一。
    至于给安王下毒一事,查来查去最后查到了刘美人身上,据她说是因为嫉妒端惠贵妃当年比她受宠,并且她当年生的十皇子夭折了,贵妃的六皇子如今却成了亲王,就连犯下谋逆大罪皇帝也没有将他打入死罪,她恨啊,凭什么安王母子就这么好命?
    这理由很牵强,一来十皇子夭折与贵妃母子无关,二来她若真如自己所说的如此嫉恨贵妃和安王,甚至连死都不怕了,那在安王未成年前她有的是机会,何必要等到现在。
    可是无论是皇帝亲自审问,还是发狠命人动刑,刘美人就咬死了不改口,只是在昏迷中无意识地念叨过两句家族、姐姐,真难得一个自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深宫妇人有这份骨气。
    刘美人是淑妃的堂妹,而淑妃是康王的母妃,说下毒一事没有康王母子的授意,皇帝不信,而刘美人一个小小的美人,也不可能有本事钻李福的空子,在防守严密的关雎殿里成功下毒。
    虽然刘美人咬死了是她一人所为,可有一个词叫做株连。宫妃们犯罪,有时为了皇家颜面直接让宫妃暴毙就完了,可这次皇帝不打算轻轻放过了,株连多少就看皇帝怎么打算了。
    刘美人被赐死前,听传旨太监说皇帝要处罚整个刘家,她的眼中却露出了大仇得报的喜悦,然后痛快地拿起毒酒一饮而尽,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毒发身亡了。
    谋害皇子,刘美人父母兄弟全家被处死,家族里的族亲都被罢官,淑妃被褫夺封号,降为才人,搬出了华丽的寝宫,禁足在一个小偏院里。
    刘才人很冤枉,这事她确实不知情,她为什么要害安王啊?安王已经犯了死罪,她何必多此一举?再说了她儿子还等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呢,又怎么会提前下场?可惜皇帝不肯见她,她写的陈情表皇帝也不看。
    康王进宫来向皇帝求情说他外祖家冤枉,被皇帝骂了一顿:“他们谋害的是你的亲弟弟,朕没灭他刘家九族都是顾念你的脸面了。你还要为他们求情,你将兄弟之间的情谊置于何处,还是说这本来就是你安排的?”
    康王大惊:“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怎会谋害兄弟呢。”
    皇帝也没证据证明他与此事有关:“既没有就滚回你的王府,再敢多言,朕就按国法治罪了。”
    康王苦闷地回了王府,如今宫里宫外断了交通,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家母妃会节外生枝,他的妻族几年前就被打击的只剩几个不入流的小官了,如今母族更是全军覆没了,他还拿什么去争?
    与淑妃同样协理宫务的容妃也被罚了,她是四皇子景王的生母,罪名是克扣后宫用度,私自处死宫女,被降为了容美人。
    有降的就得有升的,于是敬嫔和兰嫔升职了,成了敬妃与兰妃,与之前硕果仅存的静妃一起管理宫务。因为这两人从来不受宠,这次突然升为妃位,许多人认为这是皇帝看重宁王和睿王的表现,两个王府最近热闹了不少。
    安王府里,宣平和琴韵正说着宫里的事,她们的人倒是没什么损失,因为人数不多,时间又短,还没办过什么事呢。长公主也没多少损失,她的人基本全在静默状态。
    “陛下这番动作下来,以后宫妃们只怕掀不起多少浪来了。”琴韵说道。
    “不要掉以轻心,肯定还有隐藏深的。以后让我们的人少活动,尽量依靠那些用钱收买的人探听消息。”宣平吩咐道。“不过这次太子皇后母子俩没被牵连可惜了。还真是小瞧皇后了,她被禁足这么久了,手里的人之前也被父皇处置了不少,居然还有能力说服刘美人对王爷下手,把刘家拖下水当了替罪羊。”
    “刘美人从小被淑妃欺负,长大后本来都与情投意合之人定亲了,却被家族强行送进宫来帮扶淑妃。这些年过得艰难,不知积攒了多少怒恨,有人能帮她,她自然要抓住机会,只是她这般不管不顾,全家族难道就没有对她好的人吗?”琴韵对刘美人的行为有些不屑,她那一支,父母亲人,无论老幼,全部处死,只为了她心中的不甘。
    “在宫里这么多年,只怕心理都扭曲了,只觉得谁都对不起她。”宣平随口说道,转而问起了琴韵的私事:“如今丁锐阳已经考中庶吉士了,你们的婚事打算什么时候办啊?”
    “他刚进了翰林院,事务繁多,还得处理人际关系,我这边也忙,所以我们把婚期定在了七月。”琴韵说着拿了一份名单递给宣平:“我打算挑几个人将手上的事情分给他们负责,以后我只抓总体,细节问题让下面人去处理。”
    宣平拿过名单来看了看,“行,你看着安排。对了书意随着商队去北边了,查账的事我让墨香负责,店铺里就得你看着点儿了。”
    “是,王妃。书意与蒋先生三两天的就一封书信,进展快得不行,如今都追到燕云去了,还美其名曰随商队走商呢。也不想想,她这几年也就亲自去过江渐两次,如今却要去那穷乡僻壤的,谁不知道她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琴韵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最近是变化有些大,能理解,惦记了那么久的人总算定情了心里肯定激动。”宣平也觉得好笑,“如今就剩下墨香了,我们都成双入对了,她也不知道着急。”
    “王妃,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您不用催得太急,墨香现在都不敢在您身边多站了。”琴韵决定帮好姐妹说说。
    “哼,借口,她啊,如今也学会躲清闲了,偏说是为了躲我催婚,我又不会强行拉郎配,怕什么呀?”宣平不满地倚在了椅背上。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