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66章 反常的皇帝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皇帝看着下面乌压压一片跪在地上大喊陛下圣明的人,仿佛看到了他刚登基时的场景,都喊陛下圣明,可这些人有对皇帝的真心敬畏吗?
    当了三十多年皇帝,帝位稳固,他以为他要担心的只有接连不断的天灾和四方蛮夷,没想到在这朝廷上还有这么多乱臣贼子,昨天皇帝看到涉事官员名单时感觉心都凉了半截。
    “朕圣明吗?朕若圣明,又怎会有这些贪官污吏胆敢扰乱科举。这些人里有世袭勋贵,有礼部尚书,有大理寺卿,有户部侍郎,这些人哪个不是朝廷重臣,哪个不是国家栋梁?都是深受朕信任看重之人,平常与你们一样个个冠冕堂皇地站在这大殿上,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可内里全都烂了!你们呢,你们就干净吗?是不是如他们一样?”
    “臣等不敢,臣等惶恐,臣等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群臣伏下身去异口同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漂亮话都会说,可又有几人能做到?都平身吧。”皇帝冷笑,“经此一事,朝廷官员空缺良多,不知可有毛遂自荐,为君分忧之人啊?”
    众臣心里一惊,皇帝今天一反常态,这话说得突然,他们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官职都想要,可就怕这是个陷阱啊,谁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他们早就图谋不轨?
    朝堂上一片安静,众臣悄悄转头看周围的人,没人想做这个出头鸟,三皇子宁王心中一横,站出来回道:“父皇,儿臣愿接替鸿胪寺少卿的位置,为父皇分忧为朝廷效力。”
    皇帝本来在朝上看到宁王就有些意外了,没想到他也一反常态,居然主动求差事了,“你向来躲懒,不爱参与政事,如今倒是懂得为君分忧了?”
    鸿胪寺如今被太子牢牢把控,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太子不希望宁王横插一脚,分他权柄:“父皇,鸿胪寺少卿一职涉及内政外交,对官员综合素质要求极高,文化素养、沟通能力、谈判技巧、洞察能力、应变能力等等缺一不可,宁王从未入朝理事,只怕难以胜任。”
    皇帝冷冷地看着太子,虽然没有实际证据指认太子,但他知道科举一事太子才是主谋,如今对他是失望透顶。
    科举一来是为了给朝廷选择优秀的人才,让有识之士为朝廷所用,而太子为笼络人心却要选一群草包,将来朝廷无人可用,如何延续祖宗基业?
    二来科举就是为了牢笼志士,让天下的读书人刻苦钻研学问、白首穷经,给天下普通读书人一个出路,让他们看到希望,才会安分,才不会被心怀不轨之人煽动。可身为当朝太子,却要断了平民百姓唯一的上升出路,这是逼他们铤而走险。
    “父皇,儿臣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儿臣这些年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外族之地,会说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儿臣自认各项能力都有,决不会辱没我天朝大国的形象。”宁王殿下很自信,便是给他个鸿胪寺卿,他也能做好。
    “既然你如此自信,那朕就让你去做这鸿胪寺少卿,正好北胡使臣还有三日就要入京了,就由你负责接待。”皇帝想到宁王既然能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想来是不会让宣朝吃亏的。
    段相接到太子的信号,站出来阻止:“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宁王殿下初入职,还是由鸿胪寺卿负责接待,让宁王殿下跟随学习为好。”
    皇帝今天谁的面子也不想给:“无论怎么学习,都不如自己做一遍来得实在。况且事关重大,宁王负责接待也可体现我朝对使臣的重视,由鸿胪寺卿全力协助即可。”
    鸿胪寺卿:“臣遵旨,臣将带鸿胪寺上下官员,全力协助宁王殿下。”
    “儿臣谢父皇信任,定不辱使命。”宁王很高兴,官位到手了,还有意外收获。
    “还有毛遂自荐或要推举别人的吗?”皇帝又问道。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今天皇帝不太正常,谁也不敢出头,宁王成功了,可人家是皇子,别人不能比啊。
    林相与齐祭酒决定暂避锋芒,以后徐徐图之,他俩不说话,安王也不说话,林派和齐派的官员自然也不说话。
    五皇子康王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举荐户部郎中田章接任户部左侍郎。”
    “田章,他做户部郎中已经二年了,政绩平平,毫无亮点,你举荐他的理由是什么?”皇帝面无表情,语速缓慢。
    “田郎中处事小心谨慎,任职以来从未有任何差错。”康王硬着头皮说道。
    “没有差错?他是够小心的,任职以来万事能避就避,吏部考评从未拿过上等,你举荐这种尸位素餐之人,朕看你不是为国举才,而是结党营私!”皇帝语气严厉。
    “父皇,儿臣不敢!”康王急忙跪下。
    田郎中官位低,站在文官后面的位置,此时也吓得跪倒在地。
    皇帝:“哼,康王回去闭门思过一个月,田章罚俸二年,年底再毫无作为,革职回乡。”
    这两个倒霉蛋下去后,别人更不敢站出来了,皇帝连问两次,朝堂上鸦雀无声。
    “既然你们没什么想法,那朕就指定了。”皇帝金口玉言,没给任何人开口的机会:“大理寺少卿林浩升任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梅志远升任礼部尚书……”皇帝直接定下了几十个职位人选,想来是早就想好的了,只剩下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让吏部来安排人选。
    这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太子一派损失惨重,一无所获,太子折腾许久,反而失了朝廷上的半壁江山。
    安王一派倒是收获颇丰,甚至比预期的还多了三个职位,虽然人选与之前打算的有出入,但好歹是自己人。况且这不是争取来的,而是皇帝主动给的。
    其次就是保皇派和中立派了,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就连被斥责的康王,他手下的官员也得了两个职位,唯一有损失的就是太子。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