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48章 蓝家学堂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三月初四一大早,宣平就带着安王殿下以及满满一车的各式礼物回娘家了,长公主得到信后早早就在前厅等着了。
    三人亲亲热热地说了会儿话后就说到了正题上,“母亲,夫君打算换个教育方式教导镇北军的孩子们,我想带他去学堂看看。”
    “想去就去吧。不过你们怎么想到改变教育方式了?学堂是教导手下人的地方,这方式可不适合用来教导科举考生。
    蓝家为了避免被人参奏结党营私,从来不往朝堂上培养官员,可你们还是要多培养自己的官员为好,自己培养的总比拉拢的要忠心得用一些。”长公主劝道。
    “岳母放心,我是想培养一些有能力务实的官员,如今许多官员为科举入仕只钻研诗赋以及经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为官后什么都不懂,称职都难更别提造福百姓了。”安王解释道。
    “你既然有如此想法,那你这个书院要好好办,一定要让学生们出切实的成绩,这样一来日后用事实说话,你想全面改革教育方式也可少些阻力。
    一会儿和宝儿去学堂看看,你打算开哪些科目告诉我,我给你派老师。像医术、工匠这种的一般都是家传,你在外面不好找老师。蓝家多少代人积累下来,却是各项的人都差不多凑齐了。”长公主非常支持安王的想法。
    她最烦只会空谈的酸秀才,从前也想过改变科举制度,但她毕竟只做了三年的摄政长公主,时间短,身份又有些敏感,所以做事以稳妥为主,免得引人猜忌,招来杀身之祸。
    “多谢岳母!”安王站起来深施一礼说道。
    “一家人有什么好谢的,日后这府里的一切都要交到你们手上的。”长公主说着,不由有些落寞。
    她走后,平西王府就真的不复存在了,宝儿要是嫁给旁人,若皇帝开恩还有可能要个孩子姓蓝继承家业,可皇家的子孙哪能姓母姓啊。
    而且蓝家本身是异姓王府,府中势力敏感,本来蓝家没有男丁后就该由皇室收回的,如今先帝开恩允她继承,当今皇帝又开恩允宣平继承,林言的孩子却是不可能继承的。
    好在以后的皇室正统都是有蓝家血脉的,总归没有落到旁人手里。
    安王见长公主神色落寞,也猜到了原因,若他与宝儿日后不只一个孩子,那完全可以挑一个来继承平西王府的爵位。
    这可是个世袭罔替的郡王爵位,说起来比皇子们要逐代降等的爵位反而更好些。
    不过安王并没有说出口,等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再提吧,免得自家王妃如过年时一般又焦虑起来,胡思乱想的。
    安王随着宣平去了城外的学堂,那是一个很大的庄园,里面按照科目建了许多院子。
    宣平带着安王一处处的逛着,碰到感兴趣的就停下来看看是怎么讲课的。
    每个院子里都有许多孩子上课,长大后府里会按照所学给他们分配差事,有护卫主子的、刺探情报的、经营商铺的、管理庄园田产的、做绣娘的等等。
    而且安王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些科目都不限制男女,除了刺绣一项只有女子在学习外,其他科目都是男女混学的。
    “府内培养人不分男女吗?”安王好奇地问道。
    “为什么要分男女?你觉得我和王跃比如何?”宣平反问道。
    “咱不带这么贬低自己的!你是想说,女子并不比男子差?蓝家的理念确实很开放包容啊。”安王称赞道。
    “被逼无奈罢了,本来立学之初是分的,规定了男女各自所学的科目。可是蓝家男丁死在战场上的太多了,有好几代都只剩一根独苗,第四代的平西王干脆儿子女儿一同教养,这样万一只剩一根独苗时,女儿们还能帮儿子一把。”宣平解释道。
    安王听得有些心酸,蓝家因感念太祖给了这个独一无二、世袭罔替的爵位,付出太多了。
    宣平继续说道:“谁知后来的家主发现有的女儿竟比儿子更优秀,于是命学堂内只按天赋定科目,不再规定男女。”
    “这点我们的学堂里倒是可以学学,说不定就能出几个像琴韵她们这样的人才,日会推广开来……”安王思考着。
    “停,这个你还是不要想了,首先就目前来讲,估计没几个父母同意女儿上学堂。小门小户的女孩都是从小帮家里干活,十四五岁就出嫁的。大户人家的女孩都是请先生入府教导,大多只学些女四书以及琴棋书画女红之类的,以图日后在家相夫教子。”宣平忍不住泼安王冷水。
    “可以先从镇北军中无父无母的孤女教起,等看到成效了,朝廷办一个如国子监一般的女子学院,自然会有开明的人愿意送女入学。”安王畅想道,“就算不能各个成材,知书明礼、开阔眼界也好啊,对相夫教子也有好处,一个有见识明事理的主母对家庭来讲作用巨大。”
    “难,女子知识水平的大范围提升势必会导致女子地位提高,推行起来阻力太大,如今男权至上,朝中官员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让你轻易提高女子地位的。”宣平接着说道。
    “除非你像太祖一样。太祖立朝之初,仗着威势,强行下旨改变了前朝对女子过分压迫的风俗。”
    “那就学一把太祖,反正我本来就暴虐名声在外,不怕担什么骂名,是非功过总有后人来评说。”安王说道。
    安王和宣平在学堂里挨个院子逛过去,中午还在大食堂里吃了一顿学生餐饭,味道竟然非常不错。两个人直到太阳西斜才坐上马车返回长公主府。
    回程的马车上,两人最后商定:他们的学堂里先开北胡语、算学、律法,这是为考文举的准备的;还有武艺、兵法,这是为考武举的准备的;此外还开医术学堂。这几种人都是镇北军缺乏的,就算考不中举人,也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不会荒废所学。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