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26章 养心殿议事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林启从袖口里拿出了安王写的条陈,“回陛下,是这份条陈提醒了臣,只要通商的规则由我们制定,不需动用刀兵,只利用经济手段就可以打击敌国。”
    皇帝从李福手中接过条陈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复杂,“这是安王写的?”皇帝问道,就算再不关注这个儿子,他的笔迹还是认识的。
    “回陛下,正是。”林启答道,面色平静,没有丝毫的紧张、心虚之色,“年前安王殿下将条陈给了微臣,微臣觉得此计甚妙,故呈献给陛下。
    “他为什么自己不上奏,还要让你来转交?”皇帝问道,儿子有事不直接找自己这个父皇,却要通过岳父,不高兴。
    “回陛下,安王殿下是武将,插手国家对外政策,在某些方面来讲可以算作越权了,他需要避嫌。”林启说道,“殿下怕他牵连其中会给陛下带来困扰,故而想通过微臣来促成此事。”
    当日安王走后,林启犹豫了半晌儿,还是决定告知陛下真相,因为据他观察皇帝目前对安王的印象就是性格粗鲁、只会打仗的武夫,一心只想打败北胡,对他这个父皇倒还算是忠心耿耿,因此皇帝其实并不怎么疑心安王。
    且因之前的事他对端惠贵妃对安王都有些愧疚,如今一腔慈父心肠,正是对安王最宽容的时候。
    相对来讲,太子这个储君反倒因为手中权利越来越大,不知掩饰收敛,日渐张扬引起了皇帝的猜忌,皇帝有些老了,而储君正年轻,这就是矛盾的根源。
    尤其是去年太子曝露了太多阴暗面,不说别的,只忘恩负义、心狠手辣就让皇帝忌惮,他老了,他会怕这个年富力强且狠毒的储君对他下手。
    从皇帝的表现看,他虽还不想废太子,但却是有心压制一下太子的,只是苦于没有人能够制衡太子有些无从下手。
    那此时安王就该适当地表现自己,让皇帝看到他的才能,一旦皇帝决定扶持他与太子打擂台,安王的处境就会得到巨大改变。
    就算皇帝只是将安王当做太子的磨刀石也没关系,只要安王能趁此机会崛起,谁是刀,谁是磨刀石就不是皇帝能控制的了。
    “这策略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宣平想出来的?”皇帝不太相信这个武将儿子能有这般才能,儿媳妇了解政治,倒是有些可能。
    “微臣问过,据殿下说,是婚前王妃无意间提了一句,殿下便记在心里了。直到发现宁王殿下足以胜任,安王殿下就将之前的想法细化,写出了执行方案。”林启回答道,实话实说,才能取信于皇帝。
    皇帝:“既如此,那后天朝会上一起讨论吧。”
    林启:“回陛下,安王将条陈给微臣,微臣单独奏于陛下就是希望此事不要拿到朝堂上讨论,此事干系重大,实在不宜尽人皆知,惟恐横生枝节。”
    皇帝:“此计需要各部门配合,别的不说,交易用的货物怎么得来?且我朝与北胡并无正式通商,商队如何才能名正言顺,不惹人怀疑地进入北胡境内?”
    “回陛下,微臣相信,这些事宁王殿下会有办法的。”林启理所当然地说道,“朝廷只需命人暗中配合即可,实在无需惊动朝野,若是消息外泄,那会给商队带来灭顶之灾。”
    皇帝沉思了一会儿,他可知道边境地区走私屡禁不止,那些商人们总会有自己的办法,“李福,命宁王即刻进宫。”
    皇帝又问道:“你同意与西戎通商也是打的用经济手段影响政治的主意?西戎与北胡不同,北胡各部落之间可以分化,而西戎的中央集权做的并不比我朝差。”
    林启:“陛下,西戎国土面积小,且适宜耕种的土地并不多,而我朝与他通商之物多为香料、干果之物,一旦开放通商,山野中自然生长的不能满足需求,那种植这些东西的利润势必远远高于粮食。
    人都是逐利的,一旦西戎粮食耕种减少,无论西戎王是选择从邻国购买还是强迫民众种粮,对我们都是有利的。”
    皇帝:“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兴衰,西戎王不会不知道,只怕通商之初就会有所防范。”
    林启:“陛下,西戎大部分百姓贫困潦倒,只要西戎王不能让所有百姓生活富足,那我们就有可趁之机。况且我们只需开放通商城市,设置交易规则,仔细排查商队保证我朝安全即可。西戎上当了自然最好,不上当我们也并没有什么损失,还有关税可拿。”
    不多时,宁王就到了,他很疑惑,不知道大过年的父皇找他做什么。
    皇帝:“老三,听说有许多商人违反我朝禁令,私自向北胡贩卖货物,你知道吗?”
    宁王慌忙跪下:“父皇,儿臣隐约听说过,但儿臣从未做过这等非法生意,请父皇明察。”不会是有人告我的黑状吧?
    皇帝问道:“起来坐下,若是朕要你去做呢?你能做到吗?”
    宁王坐下后抬头疑惑地看着皇帝,皇帝命李福将林相的奏折递给他。
    宁王看后心中一喜,向父皇展示他能力的机会来了,“父皇,儿臣可以整合这些商队,让他们为朝廷所用,按朝廷的意愿来交易。”
    林启:“殿下,此事不能以朝廷的名义,且这些商队背后应该都有大势力,只怕很难悄无声息的整合吧。老臣还是建议殿下招募人手,自行组建商队,而边境那边会派专人严查,阻止其他商队进入北胡。”
    宁王笑道:“林大人,本王纵横商场多年,灭掉几个商队不成问题。且我朝与北胡连年征战,双方边关封锁严密,很难找到熟悉北胡草原地形的向导,自行组商队很难,且耗时久。
    倒不如将从前的走私商队打散收编,留下那些熟悉地形且老实可控制的人,如此一来不但向导有了,有些熟悉的面孔也更容易取信于北胡部落。”
    林启想到安王说的,这事要尽快推行,而宁王说的也有道理,于是赞同道:“宁王殿下言之有理,此事越早施行对我朝越有利。”
    “既然如此,后续的事情就由爱卿自行选择人手,协助宁王推行,一定要尽快,给雅布找点儿麻烦,省得他盯着我朝不放。”皇帝一锤定音。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