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69章 腊八节的粥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酒楼雅间里,王勇低头喝闷酒,韩明在旁边不停地劝着。
    韩明的劝解似乎没什么作用,王勇更郁闷了,忍不住抱怨道:“你说这好好的人为什么一来京城就变了,将军原来多好一个人啊,如今却为了权利要隆重迎娶害死我镇北军九万多将士的女人。”
    “我都告诉他了平宁关一事主谋是宣平郡主,可他不相信,我再三劝解他也不为所动。甚至于最后告诉我,就算宣平郡主真是主谋,他也要娶,因为这不但是皇帝赐婚不能退,而且娶了宣平郡主他才能更容易地得到想要的权力和地位。他不是我们的将军了,他是天潢贵胄,是高高在上的安亲王!”王勇郁闷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安王殿下出身在皇家,又是个有野心的人,一心想与正统太子争,可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只能通过联姻来提高自己的实力了,他怎么会在乎对他来讲无关紧要的人的意见呢?”韩明挑拨道。
    呸!王勇心中暗想:太子怎么就是正统了?又不是前朝,我朝太子一向是能者居之。我们将军比那个愚蠢虚伪又小心眼的大皇子好多了。
    “可我这几天还问了别人,他们也都变了。白默然就不说了,本来就是出身高贵的国公世子,与王爷是一条心。可楚平呢,他一个正经考科举出身的进士,因为性格忠直替人仗义执言,才被权贵害的充军发配,被迫弃文从武的,他怎么也变得是非不分了呢?”王勇拿起酒瓶倒酒,瓶里没酒了,他将酒瓶晃了晃扔到了脚下。
    韩明忙拿起一瓶酒拨掉木塞,给他倒满,“因为他曾跌到过低谷,如今好不容易爬出来,一定会抓紧向上抓的绳子。而安王给他提供了这根绳子,他自然会对安王唯命是从。”
    “那薛明呢,他薛家几代镇守边疆,死在战场上的不计其数,他本来应该是最恨有人罔顾战士性命的,可他也赞同王爷娶宣平郡主,不但要娶还要隆重的娶,表现出王爷对郡主的重视。还劝我说人要向前看,王爷娶了宣平郡主后,若是宣平郡主肯帮忙,边关能少死很多人。那是个刽子手啊,怎么会怜惜普通兵卒的性命?”王勇直接拿起酒瓶往嘴里倒。
    “那你堂哥呢?他也变了?”韩明问道。
    “他倒是还好,至少他私下也认为王爷应该冷待宣平郡主,遵皇命将人娶过来放着就是了,不过他不会去和王爷他们说,他不会反对王爷。没人和我是一条心的!”王勇放下酒瓶,苦闷地抱着脑袋。
    “他们要么本身是上流阶层,要么是想要进入上流阶层的人,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利益,怎么会像你一样一心为国、一心为英灵求公道呢?”韩明说道。
    “我还去过镇北军老兵和家属们的聚集地,可没人相信我,我说的多了掌柜还会来阻止我,现在已经不让我进门了。他们怎么也这样呢?有的人他们的亲人就死在平宁关啊?”王勇痛苦地捂着头哀嚎,一副窝囊废的样子,除了抱怨,什么都做不了。
    韩明鄙视嫌弃地看着他,口中说道:“他们现在依赖镇北会馆谋生呢,怎么会做出惹怒安王的事呢,在他们看来,为亲人报仇还没自己吃饭重要呢!”
    “那怎么办,难道要眼睁睁看着那个恶毒的女人成为安王妃,成为镇北将军夫人,享受王爷的宠爱、将士们的尊敬吗?”王勇好像除了抱怨和提问什么也不会做。
    “不是还有我们吗?”韩明说道。
    “就我们两个人?能做什么?”王勇迫切地希望韩明赶紧说出同党,把他的同党一抓就再也不用演戏了。
    可惜韩明不如他的意:“我们两个就够了”说着拿出一个纸包放在桌上,“后天就是腊八节了,亲近的姻亲之间是要互送腊八粥的,你想办法将这些巴豆粉放到送去长公主府的粥里。”
    “那又有什么用?那天哪家都不缺这粥,万一郡主不喝呢?再说了,不过是巴豆,就算喝了又怎么样?还不如给我点儿毒药呢。”王勇不屑地说。
    韩明一阵心虚,他给的就是毒药,“不用非得她喝,只要长公主府有人喝了,哪怕是个丫鬟小厮都行,退一万步,就算狗喝了都行,只要被知道了安王府送的粥有问题就行了。”
    “她和王爷可不一样,王爷是被动接受的,尚且会为了利益坦然接受她一切罪恶;这门婚事可是她主动求来的,她会因为这点儿小事就去找皇帝退婚不成?”王勇问道。
    “皇帝赐婚、召告天下,如今马上到婚期了,退婚是不可能的了,只要让宣平郡主和安王之间生出嫌隙就好了,他们彼此之间不信任,郡主自然就无法借安王的势来为非作歹了。”只要宣平不相信安王,不帮安王,太子的目的就达到了。
    “好,就这么办,唉,光喝酒了,都没顾上吃菜,快吃快吃,都凉了。”有了主意,王勇立马精神了。
    王勇回去后把药包扔给白默然,又把事说了一遍,“这怎么办?”
    “你只说王府里的粥都是统一熬的,几个大锅随机盛,你怕误伤没敢下在锅里,盛的时候一直有人在,你没找到机会就是了。”
    在宣朝,每年腊八节这天的早上都十分忙碌,各家各户都要给长辈和关系亲近的姻亲送腊八粥。这天半夜,各家厨子们都要早早起来熬粥,卯时各家的管事们就要带着腊八粥和其他礼物各处送礼了,早饭要吃腊八粥,所以送礼要早,不能耽误了。(这习俗是自己编的,没有现实依据)
    这是宣平出嫁前过得最后一个腊八节了,所以她打算亲自熬粥。长公主府要送的人家不多,只有皇宫和林家(林家是以宣平的名义送的),今年多了一个安王府。
    所以初七那天宣平就带着林府的三个姐妹一起泡米泡豆子,剥栗子,剥桂圆等。下午的时候林府三姐妹就回去了,明天早上她们要陪父母喝团圆粥,等明天下午再来陪宣平,直到腊月十二宣平出嫁。
    初七晚上宣平早早就睡了,寅时就去了厨房,当然不需要她亲自烧火,自有两个粗使丫鬟烧火,她只需要不时搅动一下锅里的粥就行。
    卯时三刻,这由郡主亲手参与熬制的粥被盛到了汤盆里盖上盖子,拿过特制的食盒来装上,这食盒最下面一层装了一个缕空的铜炉,里面放上几块烧红的炭,可以保温。
    一共六个食盒,宫里太后皇帝各一个,安王府一个,林府林老爷子老太太、二房、三房各一个。林启和林言早就说了,今年要来陪女儿/妹妹喝团圆粥。
    往年林启和林言作为长子、长孙早上都是在林家陪老爷子老太太喝粥的,白天当值,只有晚上才能来长公主府坐坐。
    今年林老爷子太伤林启的心了,所以一向循规蹈矩的人也放肆了一次,把林老爷子气的不行,林老太太倒是没说什么,可能是岁数大了,有些事看开了。
    听说是宣平亲手熬的粥,各家都很给面子,太后皇帝每人都喝了一碗,林老太太喝了一碗,剩下的二房三房的人都给瓜分了。
    安王府,白默然回国公府了,楚平带着薛敏回京郊的家中陪母亲了,只有安王、薛明、王林、王勇四人一起用饭,听说长公主府送来的粥是宣平亲手熬的,安王亲自掌勺每人分了一小碗,剩下的半盆自己包圆了。
    “小气!”王勇不满地说道。
    “就是小气了,不服憋着!要不是来人说明了有你们一份,这点儿也不分你们,你要想喝,厨房里有好几锅呢!”本王王妃亲手熬的粥,本王还是第一次喝呢,凭什么多分给你们!安王殿下小心眼儿地想。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