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9章 婚礼前的准备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四位皇子的婚事定下来后,各家就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工作,长公主也为了女儿的婚事忙碌了起来,整理自打宣平出生起就为宣平一点点收集的嫁妆,看看还有没有需要增减的。
    在宣朝,女儿出嫁时嫁妆里会有一套家具,大户人家在女儿十来岁时就会早早收集上好的家具。长公主却并没有收集现成的家具,而是存下了许多上好的木料,只待宣平的婚事定下来后再打造家具。
    这日,长公主府的管家蓝忠带着几名工匠来到安王府找到管家何叔,提出需要丈量新房各处的尺寸,以便能打造配套的家具。
    这家具不能随便打,是要根据新房的方位、大小、形状以及采光情况仔细设计专门定制的,长公主不怕麻烦地收集木料,就是为了女儿婚后能住得舒适。
    何叔听后为难了,不敢直接将人带到暖烟阁,若是这些人回去告诉长公主,婚房不是主院而是偏院,肯定会有波折。
    何叔先将来人请到屋内喝茶,自己赶忙跑去禀报王爷,安王听后没有办法,只能吩咐何叔将人带到主院,无奈地接受了日后宣平将住在主院。毕竟婚后两口子怎么过日子没关系,总不能在婚前就给长公主府一个没面子。
    长公主忙着收拾宣平的嫁妆,而林言负责与礼部的官员接洽,商讨婚礼的细节。
    而林启只要有机会就去长公主府询问进度顺便看看有没有需要他来做的,他也给女儿准备了大批嫁妆,一股脑地全部送来了长公主府,就算林老爷子亲自找他表达不满他也没有理会。他对林老爷子偏疼王依依这个外孙女也是有不满的,因为孝道的关系他不能怪父亲,但父亲也不能拦着他对自己的女儿好。
    长公主虽然还是生气林启的迂腐固执,但也没有阻止他这个做父亲的为女儿尽一份心意。
    这当中最清闲的就是宣平了,一般女儿家还会忙着绣嫁衣什么的,可王妃的礼服是由皇家尚衣局负责的,并不需要自己来置办。
    宣平就想听母亲的,在成婚前与安王见一见,尽量缓和一下关系。这几日她给安王递了几次帖子,却都被拒了。正有些灰心丧气时却接到了梅雪的帖子,邀她过府品尝新得的茶叶。
    宣平这几天在府中待的实在无聊,又郁闷于屡次被安王拒绝,所以接到了梅雪的帖子后,欣然过府赴约。
    宣平来到梅府,梅雪亲自在府门口迎接,宣平先去拜见了梅府的老夫人,然后随梅雪回了她的院子。
    两人在院子里的石桌上落座,丫鬟送上茶水和水果茶点后,梅雪就吩咐她们退了下去,宣平见状知道梅雪是有事要说,就吩咐自己带来的丫鬟去找梅雪的丫鬟要个花样子。
    “好了,人都走了,有什么事说吧,是不是要跟我打听一下九表兄的事啊?”宣平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打趣梅雪。
    “说什么呢,我要了解浩然也不用跟你打听,我会自己去问他的。”梅雪傲娇地说,她在外人面前内向,在宣平这个好友面前却能放得开。
    “哟哟哟,都直呼其名了,看来是得偿所愿了,以后就用不着我这个媒人了。”宣平调笑道,梅雪能嫁给心悦之人宣平也替她高兴。
    “唉呀你胡说什么呢,我是有正事要跟你说的。”梅雪被宣平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脸红红的。
    “好好好,有事就说吧。”宣平看她不好意思了也就不再逗她,“你不会也问我为什么选择嫁安王吧?”这几天几乎所有见到她的人都问这个问题。
    “你这么聪明的人要做出选择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自有你的道理。这些事我不懂也就不问了,我总是支持你的。”梅雪是传统的大家闺秀,并不像宣平一样见识广博、能与男人争高下,这点她自己也知道,所以在与宣平的交往中从不问这些事。
    “父亲让我悄悄告诉你礼部为安王采办的聘礼有问题,看起来样样都有,数量也都对,可是都是次品。”梅雪说。
    梅雪的父亲梅志远与宣平的师父齐老先生是师兄弟,现任礼部右侍郎,对宣平这个师侄女十分不错。
    “只有这份聘礼有问题吗?顺王的呢?”宣平问道。
    “顺王府的也不对,现在礼部十之六七都是太子的人,因我父亲就在礼部任职,所以他们没敢在睿王府的聘礼上动手脚。”梅雪道,喝了口茶又接着说:“我父亲知道你向来有主意,所以让我告诉你,问问你有什么打算,需要我父亲怎么做就赶紧派人告诉他,他都会办好的。”梅雪道。
    “这事就不用劳烦师叔了,聘礼不是他负责置办的,那师叔就装做不知道有问题好了,免得日后太子报复牵连到他。我自有办法让陛下知道此事。”宣平沉思了片刻后说道。
    两人不再讨论这些,转而开始说起对婚后生活的憧憬,基本上都是梅雪满怀期待地说,而宣平就带着祝福的微笑听着,梅雪和九皇子都是她的好友,她真心希望两人能幸福。
    宣平自梅府回来后,就写了一封信交给了琴韵,让她想办法交到二皇子的手上。
    二皇子看过信后沉吟了片刻,对送信人说到:“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这事我应了,希望她也能信守承诺,日后照顾我的孩子,我不求别的,只求他们能过普通人的生活就好。”
    宣平与二皇子只是惺惺相惜的对手,并不是死敌,所以当两人有了共同的敌人,立场不再对立之后,很容易就达成了合作。
    皇子成亲,这聘礼都是由皇帝下令命礼部承办的,礼部其实早就开始准备东西了,所以赐婚圣旨下来的第七天,礼部尚书就将所有聘礼都准备好了,并将礼单呈到了御前。只等皇帝朱笔批示后,就可以择吉日去皇子妃府上下聘礼了。
    皇帝拿起礼单看了看,太子的自然是最贵重的,安王是亲王,比太子的要差一等,八皇子和九皇子是郡王,自然是要再差一等的。
    皇帝对礼单上的内容很满意,正要用朱笔批示时,就有小太监前来回禀,说是二皇子递上来一份折子。刺杀事件后,虽然二皇子下令被终身囚禁,后代也将失去皇族身份,但皇帝将之前负责圈禁二皇子的官员给杀了,所以没有人再敢为难二皇子。
    皇帝对二皇子是有几分愧疚的,当下命李福接过奏折,皇帝拿起一看却是封谢恩的折子。
    二皇子在奏折中首先再次感谢了皇帝允许丽妃与他母子团聚,又感谢了皇帝派太医长驻府上为丽妃诊治,如今丽妃已基本痊愈了。
    皇帝看到折子备感欣慰却突然想起了丽妃的病因,进而想起了皇后克扣丽妃份例的事,不由联想到了别的事。
    皇帝放下奏折又拿起了礼单仔细查看,果然礼单上只写了有多少种东西,每种数量几何,并没有写明东西的产地、品相之类的。
    那这里就有做手脚的余地了,比如都是珍珠,产自北方的淡水珠和产自南方的海水珠价值可不同;都是和田玉,上好的羊脂玉和普通的白玉价值天壤之别。
    思及此,皇帝没有立即做出批复,而是叫来了负责掌管皇帝内库的心腹太监苏顺:“你拿着这份礼单,去礼部好好检查一下给各皇子准备的聘礼,看看东西有没有不合用的。”
    “奴才领旨。”苏顺领了圣命后赶紧叫了几个有眼力、能鉴别东西好坏的下属悄悄赶往了礼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