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438章 又一年秋猎时

时间:2024-01-27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紫宸宫的书房里,帝后两人各据一桌办公,皇帝在批奏折,宣平在看暗探们从各省搜集来的信息,现如今除了瘟疫的事,全国上下还算是风调雨顺。
    皇帝一份份奏折批过去,有些烦躁,“这一个个的心可真大,都催着我去秋猎呢,对瘟疫的事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瘟疫的事着急也没用,好在那边已经控制住了局势,没有再继续扩散,只等配出良药了,这事朝廷除了发皇榜悬赏良医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朝臣又不懂医术。”宣平站起来给他倒了杯茶递到手边。
    “今年是你登基的第一年,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你呢,上个月你生辰,你以水灾为由不办也就不办了,百姓只会说你爱民如子是个好皇帝。
    可秋猎是祖制,全国上下谁不知道,除非有大灾大难或者大战不可取消,如今四境皆平,水军是在南洋帮苏禄国御敌,算不得大战,瘟疫席卷十余县,是灾难,但对整个国家来讲算不得大灾大难。
    你取消了秋猎,朝中一些心思重的官员会觉得你是找借口不遵祖制。你要改革一些政策,只要对朝廷有利,他们能看清形式不会阻拦。
    可你若不遵祖制,他们会觉得你这皇帝太过离经叛道,不知前路方向、不可控的变革,他们会害怕,会拒绝的,对你以后行事没好处。
    而对于天下百姓来讲,瘟疫本就是可怕的天灾,你取消秋猎他们会认为这天灾已经不可控了,会引起恐慌。”
    “嗯,今天去见父皇,他也是这么说的,他还乐呵呵地说打算跟我去漠北草原上看看。看他那样我都不敢把七皇弟染了瘟疫的事告诉他。”皇帝喝了口茶,有些苦恼地摇了摇头。
    “先别告诉父皇了,白白让他着急,七皇弟这人从小就幸运,一定能逢凶化吉的。”宣平将手安慰地搭上他的肩膀。
    四天前听说齐王染了瘟疫,皇帝把只负责给皇帝看病的两个御医都派出去了,又从皇宫里挑了珍贵的药材和补品一并带去。
    “我都有些后悔让他去豫章了,那么懒散随性的一个人,先是水灾、又是瘟疫,被困在了那儿,自己还染上了瘟疫,估计没少骂我。”皇帝叹道:“齐王府那边你多照顾一下,沈家人还去烦齐王妃吗?”
    “早不去了,齐王妃看着柔弱,手段高着呢,我也会多关照的。”宣平转移话题,“已经九月初了,该早点儿出发去秋猎了,北边冷得早。
    京城的事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重要的奏折我会派人给你送去的。”宣平如今有将近四个月的身孕,自然是不能长途跋涉去秋猎的。
    “不送也没关系,你做主就行,只别累着自己,寻常的事交给岳父和段相,你只把把关就行。我明天下旨让你们三人共同监国。”皇帝将宣平拉到自己腿上来坐着。
    “三皇兄如今手上事情多,将他留下来与父亲和段相监国吧,直接下旨让我参与监国,你也不怕朝上炸了?我也不想受这个累,再说了,我说话在这三人面前还是管用的,何必非要担这个虚名?”宣平拒绝道。
    “也对,那就按你说的办。”皇帝想了想,若明面上让宣平监国,那事情找到她面前她就不能偷懒,还不如让她在后面呢,她累了烦了随时可以歇着。
    “真对不起你,明明答应过这次孕期要好好陪着你的,又要食言了。”皇帝搂紧了宣平,脸靠在她的后背上。
    “说什么呢,咱俩又不是脱离世事的隐世之人,肩着帝后的责任呢哪儿能随心所欲?再说了,这次倒比怀恒霁时强多了,没什么不适。
    你放心去,给我猎几张银狐皮来,我要做新大氅,再带些奶酪回来,不知怎么的,总觉得京城里的味道不对。”宣平放松的倚着自家夫君。
    “好,记下了。”
    帝后二人正在腻歪,何清进来禀报了,宣平急忙站了起来。
    何清喜气洋洋的:“陛下,娘娘,南边八百里加急送来消息,说是有了治疗瘟疫的方子,齐王殿下亲试有效,如今已经有了痊愈之人了。”
    “拿过来!”皇帝的脸上也带上了喜色。
    蒋旭亲笔写了信送回来,不过为了阻止把瘟疫传出来,送到皇帝面前的信是送信的暗探抄录的。
    皇帝看着上面齐王亲自试药的内容心中更加有愧了,蒋旭对齐王有愧,言语中自然对齐王多有美化。
    而皇帝也知道,下面人敢让齐王试药,就说明当时齐王已经生命垂危、别无他法了,这次齐王是真受苦了。
    皇帝开始派齐王去岭南真是单纯想给弟弟送个功劳的,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功劳是大了,命也差点儿没了。
    第二天一早正是大朝会的日子,吉时到,皇帝伴着典雅庄重的朝乐走进了太和殿,前面的几位王爷和丞相悄悄抬眼观察着,皇帝虽然一如既往的板着脸,但好像心情还不错,透着轻松,这是有什么好消息?
    昨天的信是蒋旭走了暗线送来的,是以比正式公文早了几个时辰,而正式的公文也该到了。
    果然,早朝开始没一会儿,宁王和段相刚说了两件事,外面报信的就来了,“报,陛下,豫章送来八百里加急,一名女医献上了医治瘟疫的药方,如今已有病人痊愈,疫区百姓有救了!”
    几位王爷打头,朝堂上一片恭贺之声,什么天佑大宣、陛下忧国忧民之心感动上天、宣朝国运昌盛、鸿福齐天……
    皇帝听得有些不耐烦,来来回回都是这套词,“好了,此番防治瘟疫的最大功臣是当地官员和百姓,他们反应迅速阻断了瘟疫的大肆传播。
    当然在场诸位爱卿积极配合、协调物资也是功不可没。如今药方已经送了过来,宁王,你按照药方尽快调集草药前往疫区,不可耽误。”
    “臣领旨。”宁王站出来接旨。
    “陛下心系万民,之前因水灾和疫情忧心忡忡,无心他顾。如今洪水已退,瘟疫也有了解决办法,陛下也该按例前往秋猎,以展示我朝勇武之风。”礼部尚书梅大人出来上奏。
    陛下登基第一年的万寿节都没办庆典,虽然其他皇帝也没办过,但那是因为其他皇帝要为父皇守孝,当今皇帝可不需要。
    若是再取消秋猎,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就该造谣宣朝如今风雨飘摇了,不利于民心安定。
    “朕已经决定了三日后奉太上皇去漠北草原秋猎,按去年例,武将四十五岁以下者、文臣三十五岁以下者跟随前往。朝中由宁王、林爱卿、段爱卿监国,望你三人尽心国事。”皇帝说道。
    “臣等遵旨,必尽心竭力报效朝廷,不负陛下所托。”三人齐声说道。
    三天后,皇后娘娘站在城楼上目送皇帝奉着太上皇、带着群臣浩浩荡荡的出发向北而去,都离老远了还拿望远镜盯着队伍前方那骑在枣红马上的那个英姿挺拔的明黄色身影。
    “好了,最多两个月他们就回来了,这楼上风大,我们回去了。”大长公主在一旁看着女儿。
    “母亲,我们走吧。”宣平听话地随母亲回了宫。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