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410章 势力交接

时间:2024-01-19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何清骑马急匆匆地回了王府,翻身下马直接跑了进去,迎面就碰上了何叔,“干什么慌慌张张的?你是跟在王爷身边的人,这般不稳重成何体统!”
    “管家,王妃呢,有大事要禀报。”何清顾不得辩解,抓着何叔的手问道。
    “在花厅呢,顺王妃殿下来了,你有什么事?不着急就等等。”何叔问道。
    “大喜事!”何清说着就向后面跑去。
    宣平和顺王妃两人正说着琼华公主的事,旁边恒霁和顺王家的小郡主霜雅正在玩闹。
    “启禀王妃,奴才有要事回禀。”门外传来了何清的声音。
    “进来回话。”宣平随口说道,没当回事,他们都是有分寸的,需要避人的事绝不会这时候来回禀。
    “奴才给王妃请安,给顺王妃殿下请安!”何清请安后才回事,“王妃,陛下下旨退位为太上皇,传位给咱家王爷了!”
    “陛下退位了,王爷呢?”宣平有些吃惊地站了起来,旁边顺王妃更加吃惊,这消息可太突然了。
    “王爷还在朝上呢,奴才回来时还未下朝,是陛下身边的平安公公命奴才先回府报信的。”何清回道。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派人去通知琴韵来见我。”宣平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开始考虑后面的事。
    “恭喜皇嫂了,以后您就是皇后娘娘了!”顺王妃真心实意的恭喜道,宣平做皇后,她们这些王妃的处境肯定不差,“皇嫂想必还有许多事要安排,弟妹先告辞了。”
    “行,我就不留你了,长姐那边你给她回信就好,无论何时何事,母国都是她的后盾。”宣平也没挽留,后面的事太多了,“满月,将为小郡主准备的礼物拿来。”
    宣平亲自将顺王妃送出府后,琴韵也已经到了,“琴韵,宫里传来消息,陛下提前退位,将皇位传给王爷了。
    你吩咐手下的人都活动起来,盯好了京城里的局势,各营各衙门若有异常早做准备,还有盯紧了京城中的流言。”
    “王妃是怕有人阻挠王爷登基?这谁敢啊?”琴韵有些吃惊于皇帝的决定,这好好的就突然要退位了,这心胸突然变这么宽了。
    “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阻挠他们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本事。我只怕他们让人传王爷的流言,陛下皇帝当得好好的,却突然退位当太上皇,那些不知内情的人难免会生出不好的猜测。
    许多人总是满怀恶意去揣测未知之事,若再有别有用心之人刻意引导,只怕王爷就得被扣上得位不正的帽子,这帽子一旦扣上可就摘不下来了,王爷日后就是有再大的功绩都难以正名。”之前那些满纸谎言的话本子已经让宣平知道这些人有多无耻了。
    “王妃,唐嬷嬷来了,说是奉长公主殿下的命令来送东西。”门外传来了回禀声。
    “请进来吧。”宣平说道,“你先去吧,各处都盯好了,不可疏忽,眼看事情已经成了,不能再出任何纰漏。”
    “您放心,我明白。”琴韵点头退了出去,迎面遇到了唐嬷嬷,行了礼后才匆匆出去。
    “老奴参见王妃殿下。”唐嬷嬷进门也是先行礼。
    “嬷嬷,母亲在园中住得可舒心?这大老远的派你来是有何吩咐?”宣平问道,母亲是有什么消息了吗?
    “回王妃,殿下很好,会在登基大典前回城的。殿下命老奴来送几样东西给王妃。”说着唐嬷嬷拿出了一个小匣子打开。
    唐嬷嬷先是拿出了一个虎符,“王妃,这是越州大营的虎符,越州大营的五万大军日后就归您节制了。”
    唐嬷嬷又拿出了一个刻着特殊花纹的令牌,“这是听雨阁的令牌,阁主灵渊尚在南方,已传信过去,不日就会回京拜见新主子。”
    “听雨阁就是母亲手下的情报网?”宣平问道。往常她动用长公主的势力都是直接给长公主的几个亲信下令,没查过他们究竟是怎么办到的,该知道的长公主自然会让她知道,其他的她不多问。
    可听雨阁她知道,是江湖上最大的情报机构,神秘且神通广大,琴韵都曾在其中买过消息,世人都猜测可能是江湖上几个门派开办的,谁能想到居然是长公主的。
    “是,当初殿下还政于陛下,欲将情报网交还陛下却被拒绝了。为了避免猜忌,长公主命下面人沉寂下来,可搜集情报的事一旦停下来,也就废了,再想启动恢复总要费些功夫。
    所以当时的情报头领明海提议换个名义继续运转下去,就从官方的变成了江湖上的,直到您和王爷大婚前夕,长公主才又将情报的事管了起来。”唐嬷嬷回道。
    “那这听雨阁还能信任吗?”宣平问道,自由自在这么多年了,还愿意被人管着吗?
    “长公主虽然不管他们搜集情报的事了,但听雨阁买卖情报的收入是要向府内交帐的,而且听雨阁高层还是长公主亲自安排的,都是府内的家生子,亲人俱在府中。
    明海正是王爷身边明跃的父亲,灵渊是明海的徒弟,他的父亲是灵虎山庄园的管事,母亲是大少爷的乳母乔嬷嬷,都是可靠的人。
    这三年看下来听雨阁是没问题的,但毕竟人心难测、人心易变,王妃也不可掉以轻心,日后也该多注意才是。”唐嬷嬷恭顺地提醒道。
    “我记住了。”宣平点点头。
    唐嬷嬷又拿出了一个刻着蓝字的令牌,“这是暗卫营的令牌,暗卫营的事您都知道,老奴就不多说了。”
    最后从中拿出了两本诗集,“王妃,这两本册子您要收好,这是蓝家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与蓝家有何渊源,关系如何,都详细地记在上面了,用的是第三种墨水,第二套暗文。”
    有些东西是需要记在纸上的,可落在纸上的东西就有了泄露的风险,所以蓝家几代人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
    在宣平接过长公主的势力时,宫里,皇帝也将自己手中的暗探和暗卫全部交给了安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