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75章 一封信也是一个企划案

时间:2024-01-05作者:捉刀小情书

    吃过饭,于静姝就回知青点,拿了三个赛克面包和一截茶肠,去了马棚。
    上次李奶奶请她吃了小鸡炖蘑菇,她还没来得及还礼呢,这次去省城买了东西,刚好带去马棚,半夜饿的时候,一块打打牙祭。
    马棚里,于静姝旁敲侧击,问了李老太太半天,发现李老太太好像并不清楚刘宝山这次挨揍的事。
    反倒是上次抽刘宝山鞭子的事,李老太太挺痛快地就承认了。
    “嗨!那小王八犊子一天到晚遛大街,估摸着是半夜想干坏事,碰巧瞅着我出了马棚,才打了歪主意。”李老太太骂人的时候也不算疾言厉色,就是眼睛里透出的光似乎不太友善,“他又为难你了?不应该啊……”
    于静姝就把从省城回来的事说给了李老太太听。
    李老太太坐在灶坑前头纳闷儿。
    上次刘家那小犊子不是让小旬揍了一顿吗?她第二天早上看得明明白白的,刘家那小犊子让揍得那个熊样儿,不可能是别人揍的。
    合着这小鳖犊子这次还敢嘚瑟?
    到底是她老了,拿不动刀了,还有人敢蹬鼻子上脸了!
    李老太太眯了眯眼睛,安抚性地拍了拍于静姝的手,“不用怕,凡事都讲究个再一再二不能再三,那小王八犊子要是再敢嘚瑟,自然有人让他躺一辈子。”
    说得于静姝都跟着打了个激灵。
    自从听汪敏真讲过李老太太年轻时候的光辉事迹以后,于静姝就有点不能直视这个笑眯眯的小老太太了。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和蔼可亲的小老太太,曾经还要过不少小八嘎的命呢?
    反正于静姝听说的时候,下巴都快掉在地上了。
    要不是自己实在不是那块料,于静姝自己都想弃文从武,跟李老太太学功夫了。
    不过有李老太太这句话,于静姝也明白,这是要罩着她的意思,心里的忐忑就更少了几分。
    她从隔间走进马棚,把惊蛰叫了回来。
    “一起吃点面包垫垫肚子吧!”
    惊蛰这小孩挺别扭的,于静姝不睡觉的时候,他通常不往隔间里来,不是喂马就是在马棚里做做他的小木工,鼓捣鼓捣手弩和弹弓,等于静姝一睡着,他就守在隔间里,给炉子续续柴火什么的。
    然而于静姝一醒,他就又跑去忙自己的去了,于静姝不主动叫他,他都不怎么进屋。
    现在于静姝来叫他,他也是板着一张脸,不情不愿地往隔间里走,好像上刑场似的。
    李老太太看他那样儿,就拿话损他,“咋去个马棚你也尥蹶子了?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说得惊蛰脸一红又要走。
    于静姝连忙把人给拉住了,“别走啊!这么大三个面包,我们俩可吃不完!”
    说完就忙着拿茶肠去了,留下惊蛰站在原地都快冒烟了。
    城里女人咋这样?一点也不害臊!咋还摸他手呢?
    李老太太在一边看着好笑,拿手指头点他脑门儿,“毛儿还没长齐呢,瞎想个啥!”
    惊蛰臊得往后一躲,“我才没瞎想!”
    于静姝把切好的茶肠端过来的时候,惊蛰恨不得坐得离她两米远,像躲洪水猛兽似的。
    她不明所以地看了李老太太一眼,李老太太摆摆手说道:“别管他,十一十二狗都嫌!”
    反正惊蛰总是这样,于静姝也没理会,自顾自就着茶肠吃起面包来。
    她今晚得养精蓄锐,明天可有不少事要做呢!
    眼看着年节越来越近,等过了年,春耕也就不远了。
    于静姝可没打算老老实实种地。
    术业有专攻,她又不是干体力活的料,去干农活不仅自己累,效率还不高,创造不了多大价值,还不如抓紧时间把副业队的事弄好了,少遭几天罪。
    但是要把副业队发展起来,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完成的事,她总得写个规划出来,把副业队的优点、自己的专长、能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等等都总结出来,简明扼要地提出来。
    否则人家沈星瀚在外贸局的工作也挺忙的,哪有功夫跟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啰嗦?
    更何况沈星瀚的权力应该不大,副业队的事八成还要他的领导批准,人家领导日理万机的,就更没空看废话了。
    所以于静姝得把信写得简洁精炼,既不能耽误领导的时间,又得把自己的计划呈现出来,否则信件一来一回,就得耽误不少时间,即便她锲而不舍,也得多费不少功夫。
    这么想着,于静姝吃过面包没多久,就赶紧把豆子拌进了草料里,给马添了夜草,之后就赶紧补眠去了。
    连每天都要做的缩褶绣都暂时放在了一边。
    第二天,于静姝回到宿舍,就开始琢磨着写方案了。
    她穿越前看过不少企划案,自己也写过一些,对于什么样的格式排版能吸引眼球很有研究。
    只不过很多新型的贸易模式,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并不适用于七十年代。
    于静姝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提出的方案,也只是比现在稍微超前了一些,并没有太过出格的东西。
    信件里,于静姝提到了一个贸易形式,叫做“三来一补”。
    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简称。
    这种贸易方式,其实就是很多代工厂最初的贸易方式。
    外商需要提供原材料、生产商品需要的工具、设备,以及商品的设计图和生产原理,而代工厂则需要以人工来抵偿这一切,仅收取双方约定的工本费,将成品提供给外商。
    这种贸易方式其实在国外已经不算超前,但在国内,却是78年才第一次推行起来的,现实世界里第一个使用这种贸易方式的工厂,就是东莞虎门的太平手袋厂。
    于静姝做不到在改革开放前就自己开服装厂,但通过副业队,向外贸局提供可以赚取外汇的商品,应该不算是违反规定。
    同时于静姝也可以以低于国外的价格,向外商提供缩褶绣的服装设计图,赚取设计费。
    设计的衣服则由村民生产出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既为客户节约成本,也为自己争取了利益。
    而且这么一来,副业队的村民可以赚取手工费,外贸局可以创造更多外汇,于静姝自己的收入也完全合理合法,只要方案能通过,就是无人吃亏、和气生财的好事。
    于静姝信心满满地写好了信,为了保险,还特地去镇上的邮局寄了,这才心满意足地往卖猪肉的地方去了。
    然而于静姝到了地方,却被红光满面的屠夫告知,猪肉都卖光了。
    “啊?一点也没有了吗?”
    于静姝失落的小模样落在卖肉大爷的眼里,大爷到嘴的话愣是拐了个弯。
    “其实还有点棒骨和下水,就是那玩意儿没啥油水,怕你们城里小孩儿不爱吃。”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