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齐聚孔庙

时间:2024-01-05作者:二杨

    陆云带着小王莽在时间线里来回穿梭着的时候,时间线尽头也已经越来越靠近10月2日了。
    为了错开高峰,不少人都提前请假,直奔曲阜而去。
    尤其是一些来年即将高考、中考的考生,家长们更是带着无比的热情,宁可耽误两天课,也要带着孩子直奔曲阜……
    为了沾沾来自于孔圣的文气,为了能金榜题名,她们愿意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说开放到了现在,大家口头上都愿意抵制这样的说法,但是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大部分人还是宁可信其有。
    反正也不过是耽误几天而已……
    而这样的想法,也就导致去往曲阜的人正在越来越多。
    9月27日。
    崔海涛带着调查组四十多号人来到了曲阜,而此时的曲阜机场就已经是人满为患了。
    他们被几辆军车接去了临时指挥所,看到了不少正在紧张忙碌着的战士和特工们。
    而调查组的人也立即开始了行动,展开了这战地327亩的曲阜孔庙地图。开始分析和研究哪里适合进行观测,并且提前进行封锁。
    崔海涛也见到了安全局的陈东升,两人碰头之后研究了一下相关的方案,并且开始筹备架设人脸识别系统。
    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寻找陆云,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在检查到某些外来人员时,好加以甄别和防范。
    “大预言家贴吧的团明天到齐,共计三个团,每个团大概三百人左右,他们是分批来的。”
    “还有燕京的几个大的旅行社,四百人,预计后天到齐。”
    “高速那边堵的不行了,得尽快派人去疏通一下……”
    “他们估计会在三个小时内解决拥堵问题,但是这个拥堵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曲阜内的各个旅馆招待所已经装不下人了,停车位也即将告罄……公园的公共草坪上全都是帐篷,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虽然还没到10月2日,甚至还有足足五天的时间,但却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
    除了国人的涌入之外,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即便是龙国的签证难度在2008年以后已经可以说是冠绝世界,但毕竟也不是完全禁止外来人员入境,所以从海外来的人数,也一样相当夸张。
    但是很明显……
    伴随着十一小长假的到来,这个并不算稳固的平衡即将打破了。
    ……
    9月30日。
    安全局方面和调查组方面也同时在为了寻找到陆云而奋斗着。
    余薇一家在这一天来到了曲阜,虽然她早已想到会人满为患,但是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么夸张的情况。
    而余薇本身虽然也想看看孔子显圣会是怎样的画面,但是她来到这里的真正目的,还是想要找找陆云的。
    只不过,看着这样拥挤的人群,她心里也明白,怕是想找到陆云的难度应该很大了。
    然而十一长假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
    除此之外,还有些更多为了穿越者而来的人们,沉默的等待着,或是在角落里,或是在阴影之下,等待着陆云的到来。
    在2023年9月17日的那次死亡预言成真之后,预言者对于世界各地来说,重要程度更是直线上升。
    这位预言者在预言当中提到的一切都太过笃定,同时也太过片面,都是一些对龙国有好处的事情,或者是一些相对猎奇的事情……
    这些国家都想知道的是,在未来更久远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而远远不只是在2024年1月1日的所谓灵气复苏。
    ……
    很快,倒计时就已经开始了。
    曲阜指挥部的真正考验,也已经到来。
    当小长假真正开始的时候……
    令人难以承受的重压,也就同样开始了。
    即便是新闻频道和各大主要宣传平台都表示了会在10月1日下午四点开始对曲阜孔庙进行直播……
    即便是建议十一出行最好不要去曲阜……
    即便是机票和住宿费用已经高到了难以理解的地步……
    但是这些,完全没有阻挡住人们的脚步。
    这次,他们是抱着朝圣的心态来的。
    怎么可能会放弃亲眼得见的机会?
    #曲阜人潮#已经在热搜第一的位置上挂了大概34个小时了。
    而且每个小时都有新的离谱图片上传。
    有的照片是密密麻麻的人头,有的照片是一家三口连着一条狗在车上缺水断粮受到了军区战士们救助的画面,还有些照片是哭泣的老外,还有走失的孩子……
    乱象缤纷,但是又在混乱之中有些奇特无比的秩序。
    10月1日,中午十二点。
    距离10月2日还有最后的12个小时。
    曲阜孔庙之内人山人海,就连孔庙之外也是人满为患。
    不单单是外来人涌入,曲阜本地的人们也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时机。
    预计人数超过两百万……
    而这已经达到了孔庙周围可以承载的上限。好在很多人因为堵在路上而没办法过来,而这样又导致了进一步的拥堵,让人潮不至于那般恐怖。
    矿泉水已经脱销……
    好在十月份的日头不那么灼热,不然怕是连安全和医疗都没办法得到保障了。
    崔海涛此时正站在临时指挥部里通过无人机看着这一切,只觉得有几分心惊胆战的意思。
    他现在甚至已经不再那么想要找到陆云了。
    只希望能一切平安。
    人群太密了。
    人数太多了。
    他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直升机在高空盘旋,以防有人员突发疾病而因为拥堵无法治疗。
    无人机更是一架又一架的在人群上空平缓飞过,目的自然是为了甄别是否有可疑的外来人员。
    但是当然,这样的甄别手段,对于那些专业人士来说,还是差了点意思。
    还有那些为了寻找陆云而来,隐藏在人群当中的人们……
    别说是寻找和锁定目标,他们有的连自己在哪都搞不清楚,只能浑浑噩噩的随波逐流……
    就在中午十二点烈日最为酷热的时候……
    有人放下了随身携带的外放音箱。
    拎着麦克风开始试音。
    一开始,这样的行为引来了许多人的不满。
    但是当那个悠扬又熟悉的曲调传出来时,却是让不少人的视线都缓和了下去。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一开始,这个歌声只能传到几百人的耳朵里,但是伴随着许多人开始跟着哼唱,这歌声的影响,就迅速而猛烈向着四周蔓延开来。
    从几百人,迅速变成了千人、万人!
    最初混乱的声音,也在如此巨大的共鸣之中自发的从混乱变得整齐,本来吵闹到令人难以听清自己在说什么的巨大人潮,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合唱团……
    不管是带着金链子的大汉,满背纹身的光头,还是西装革履,亦或是抱着孩子的妇人。
    每个人都加入到了其中。
    这歌声,在十几秒的时间之中,就已经传遍了人群。
    形成了这两百万人的巨大合唱!
    指挥部之中,崔海涛和一众人在听到了这个声音之后,都纷纷站起身来,朝着人群之中望了过去。
    这歌声似乎有魔力一样,能够带动每个华人的心跳。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那些海外来此见证奇迹的人们,此时惊讶的看着身周,听着这宛如滔滔长江一般的宏大歌声,感受到了一种独属于龙国人的情怀!
    直升机上正在进行着午间直播连线的记者,她正在说着的声音被这歌声打断。
    摄像师将镜头朝向了那人群之中,这如此巨大而恢弘的合唱,正在通过电视信号传遍神州大地。
    而当摄像头再次朝向记者的时候,却发现这名平日里无比严肃的记者,此刻早已经是红了眼眶。
    数不清的人们掏出了手机,一边跟着这巨大的合唱歌唱着,一边在拍摄着这令人心潮澎湃的一幕。
    神州各地。
    人们通过手机,通过电视,乃至是通过车载的电台,听到了这样的歌声。
    不知有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站起身来,不知有多少人们也因为这样的歌声而热泪盈眶。
    在燕京龙科院的办公室里,潘立山听到走廊里传出来的歌声,在一愣之下也停下了手中的笔,脸上写满了笑容,闭上眼睛仔细聆听着这一切。
    “我亲爱的祖国……”
    “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陆云带着鸭舌帽也正在现场。
    他的心里,和正处于此刻的所有人一样,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对身为华人的骄傲和自豪。
    而有所不同的是,他似乎更加能体会到这个国度能够跨越数千年时间将文明和文化保留至今的原因。
    能生长于这个时代,能成为一个龙国人,就是最大的幸运。
    然而陆云的心中,却不只是想着这些。
    看着周围人们带着笑容,用各种各样的口音看着这首歌的时候,陆云的心情却是更加的复杂。
    “政哥、孔子……”
    “太白兄……”
    “你们要是能见到这一幕……”
    “会是怎样的表情?”
    他深吸了一口气,只感觉身体都在随之颤动,插在上衣口袋握住了竹简的手,也在微微发抖。
    他的脑海之中闪过的,是一个个故去的名字,是在田野里金灿灿的稻田,是在沙漠中绽放的两朵烟火,是起飞的五代机,是为了家国安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
    正是这些奉献和付出,共同构建起了此间的一切。
    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在这一时刻,在这恢弘的歌声之中,似乎已经得到了展现。
    “这盛世……”
    “如你们所愿!”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