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六十三章 真人一诗,流芳百世!

时间:2024-01-05作者:二杨

    此时,两仪殿内安静无比。
    在场所有人,心中各有各的想法。
    例如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聪慧之辈,心中是在想,怎么可能几秒内就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语?
    而更多的人,包括李世民在内,都在真切的期待着听到些真正来自于红尘外的仙音。
    不过不论众人心中作何想法,他们的视线确实都是落在了陆云身上。
    此刻,陆云正集贞观朝堂注目于一身。
    若是真的口出惊雷,那便是落实了他的身份。
    可但凡落了下成,怕是此次时间线修复任务,就要另谋出路了。
    陆云也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情绪。
    看似潇洒,但心中其实不是很有把握。
    不过陆云也很清楚,如果接下来自己口中所说足够味道,那就能直接定下自己在这贞观年间的身份基调!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这些大臣,都不会有人会再行试探。
    如此,也就可以开启自己计划的第二步了。
    更何况,不是很有把握,意味着有一定的把握!
    此时,大殿之内万籁俱静。
    群臣包括房玄龄、长孙无忌也在十分期待的等着真人开口。
    几十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真人,只见那真人陆云面无表情,似是稍作思忖。
    片刻之后,他环顾四周,最终似乎有所认定。
    万众瞩目之下,他终于缓缓开口: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钟鼓玉馔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
    虽然不说是朗诵者那般雄浑,但两仪殿之旷,却是令声音在此间回荡。
    重重叠叠之下,更显得此诗无比浪漫。
    颂声回荡散去,殿内却空无声响。
    当第一句脱口而出时,在场这诸多文臣,就已经瞪圆了眼睛。
    房玄龄吞咽了一口,长孙无忌手指微颤。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
    “当!”
    一声轻响。
    长孙无忌最终在震撼之下,没有握紧酒杯,那酒杯落在地上,酒水散落一地。
    殿内诸多文臣武将呆滞的眼神猛然间回过神来。
    房玄龄苍老的面颊微微颤抖着,高士廉微微张着嘴巴一时间无法自制……
    殿内文臣大多脸色惨白,似是无法呼吸。
    殿内武将脸色涨红,想将杯中酒就在此刻一饮而尽。
    李世民不知何时已经站起身来,看着那负手而立,身形颀长的身影,眼神之中充满了震撼!
    在众人脑海之中,已经浮现了一道虽然寂寥但又豪迈的举杯身姿!
    似乎是有所倾诉,但又都将浓浓愁绪化入酒中!
    在场这些文臣,拿一个不是胸怀山河之辈?哪一个不曾因一腔抱负无处施展而满怀愁绪?
    虽然坐在此间都已经位极人臣,但那当初心中的报复,却是万万无法忘却的。
    此刻再被钩动起来,哪里有人不动容!?
    那些武将,更是被“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之中所溢于言表的醉后豪迈所牵动。
    自古无人将饮酒诗词写得如此豪迈,这些贪杯武夫在醉酒时多半也是单调,而此刻这一句“会须一饮三百杯”,简直让他们的眼神都开始发光了。
    文臣武将自有不同的理解。
    而李世民……
    则是即便在千古帝王之中,也算的上是独一号的文武全才!
    他不但能理解这诗句的华美,更是能够理解那种豪迈与浪漫!
    “好诗!!”
    “好诗啊!”
    李世民激动无比,长叹一声。
    “真人乃真神人也!”
    “随口之作,便如此振聋发聩!”
    长孙无忌也一样,顾不得脚下酒杯:
    “真人实乃大才!”
    “此诗,将千古流名!”
    “我等见证这千古一幕,实在三生有幸!”
    房玄龄难掩激动,朝着陆云行了一礼,颤声道:
    “在下从未听过如此浪漫豪迈之诗句!”
    “竟是几息之间便可做成……”
    “真人实乃大才!”
    “可惜我那友人玄成(魏征)早逝,若是听到此诗,怕是要能与我痛饮到天明啊!”
    此刻,话音刚落。
    殿内讨论声轰然炸响!
    “好诗啊!这位真真是天上仙人吗!?”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这位真人用了几息!?”
    “韵脚虽有些不和格律,可此等诗才,实是羡煞我也!”
    “这还格律个屁!?真当天上也有格律说法!?此诗仙气飘飘,叫人陶醉不已!何须在意格律!?”
    “真人一语便可流传千古,我等三生有幸啊!”
    几十名文臣武将对这诗词的讨论,一时间像是要将这两仪殿的棚顶都掀飞!
    那些文臣武将抛向陆云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敬畏和尊重。
    李世民早就铺垫好的那些话,虽然的确将陆云架的极高,一旦不慎便要跌落摔死……
    但此刻,陆云却直接接住了这一杀招!
    完美化解!
    陆云听着这满堂议论声,心中暗暗出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自己九年义务教育读的不错。
    不过……
    “抱歉了,李白。”
    陆云默默的想着。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
    现在贞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645年……
    李白还没出生,而他这首被陆云魔改了的诗,却是已经先出来了。
    “接下来,就看什么时候引入正题了。”
    眼下虽已奠定住自己的位格,可是接下来要怎么办?
    怎么将话题切入到彩礼上?
    又怎么才能让这李世民和文武群臣觉得这彩礼真该彻底革除?
    这些难题,只一瞬间就统统摆在了陆云眼前。
    “如果能在这宴席上将此事搞定最好……”
    “现在这声望值已经到顶了。”
    “要是能趁热就好了……”
    “可惜一时间没有机会。”
    “而且也不能等他们真的喝多了再提到这事,不然效果等酒醒必然大打折扣。”
    “再等两个小时……”
    “如果没有合适的契机,我就另寻他处。”
    其实,陆云的心里也有些纠葛。
    他不想过多的干涉时间线,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他也不愿意当这个文抄公。
    此时唐太宗很明显因为政哥的伪筑基丹而变得健康了起来,可贞观年号只有二十三年。
    李世民如果不在51岁死,会对后世发生怎样的影响?
    不过这一切……
    也都需要他先把这个彩礼的问题搞定了再说。
    就在陆云心中思绪复杂之时……
    李世民再次抬起酒杯,殿内轰鸣渐止。
    “诸位爱卿!”
    “真人一诗,流芳百世!”
    “朕与众爱卿,共贺真人万古留名!”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