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42章 朱四郎有,太子爷必须有!

时间:2024-01-05作者:早餐羊奶

    第342章  朱四郎有,太子爷必须有!
    “允炆,叫姥爷。”
    ……
    东宫。
    太子侧妃寝宫。
    吕本抱着朱允炆亲切逗弄着,同时询问:“这段时间,太子爷对你们母子如何?”
    吕氏轻松笑道:“很好,太孙不在,太子爷经常来看允炆……”
    吕本听的,顿时更加高兴,“朱四郎果真是咱们家的克星,这个克星离开金陵后,一切都好起来了……”
    他是专程请假,回来给外孙过满一岁生辰。
    允炆可是他们吕家的麒麟儿。
    “回来的路上,为父在驿站恰巧碰到了福建布政使,打着福建某位地方豪强,写给为父的信笺,朱皇帝以为,叶茂是江宁人,会支持朱四郎,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
    ……
    吕氏暗暗惊讶。
    倭寇海盗要给朱四郎当头棒喝?
    金陵城可一点儿消息都没传回来。
    不过也并不奇怪。
    福建据金陵太远。
    吕氏忙追问:“父亲,这回朱四郎要栽大跟头?”
    吕本略微沉吟,随即笑道:“应该差不多,要不然,叶茂也不可能没有结果,就急匆匆写信给我。”
    叶茂摆明了,希望通过他,投入太子门下。
    不过,他在琢磨,怎么才能让叶茂,上了吕家的船。
    允炆没出生前,他自然不会想这些。
    可现在有了允炆,他心中那些不能向外人道,甚至连闺女都不能说的魔念,越来越重了。
    叶茂主动写信,希望他帮忙引荐,进入太子系。
    他就开始琢磨,如何让叶茂成为允炆的人。
    叶茂现在已经是一方封疆大吏。
    且年龄不大。
    将来肯定能进入中枢。
    回朝后,最少都是一部侍郎起步。
    只是,具体如何操作,他现在还没头绪。
    转移话题询问:“太子爷对那只小野猫如何?”
    吕氏脸上笑容微微凝滞。
    吕本瞧着吕氏脸色,就猜出来了,脸微微变冷:“太子爷对这个蛮夷之女,还没腻味?她到底有什么让太子爷着迷的地方,你就不能学学?”
    女儿怎么学!
    吕氏低头,心中埋怨。
    虽然,经过太子妃严肃处理嚼舌头宫女后,这些事,再也没有传了。
    可她已经知道了。
    但她不知道,王美人到底如何让太子爷大半夜都不休息。
    难不成,她跑去向王美人请教。
    这些肯定不能告诉父亲。
    关乎太子名声之事,父亲也不能知道。
    “王美人很懂太子的心思,我们都争着抢着,想给太子爷生儿子时,王美人却祈福想给太子爷生闺女……”
    王美人想生个闺女之事,这在东宫已经不是秘密。
    据说,太子爷也十分高兴。
    回想年初一,去土桥村时。
    太子爷可不是抱着朱四郎家祈婳爱不释手嘛!
    王美人观察的还真仔细。
    这种讨男人欢心的手段,也不知怎么就一套一套的,没完没了。
    吕本恨铁不成钢瞪了眼,“听说,现在太子爷学兵法,都是去王美人寝宫……”
    哼!
    也不知到底是去学兵法,还是学什么……
    吕氏点点头。
    ……
    于此同时。
    蒋瓛拿着一封信报,步履匆匆入宫。
    一路来到御书房。
    见御书房门紧闭,低声询问:“皇爷在吗?”
    宫女轻声回答:“皇爷正在考校太子爷兵法。”
    蒋瓛点点头,选择等待。
    朱四郎的捷报的消息,怎能和太子爷兵法考校相比。
    这段时间,陛下每个月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叫来蓝玉、沐英、魏国公等人,考校太子爷兵法。
    朱四郎写给大辽河卫指挥使丘福的兵法操典,经过实战检验完善,也已经送回朝中。
    东宫卫率、京营已经按照这本兵法操典开始增配部分火器,调整火铳手、弓箭兵、刀盾兵、骑兵的比例。
    京营训练由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主抓。
    太子卫率的训练,由太子爷主抓,沐英、蓝玉协助。
    以前,太子不常去太子卫率大营。
    这段时间,太子爷经常一天时间,至少有半天泡在军营。
    以前,瞧着有点文弱。
    如今,变化很大。
    显然,太子爷对于北征灭元之事十分重视。
    是因朱四郎优秀,产生压力吗?
    蒋瓛看了眼手中信报。
    朱四郎离开金陵,去了福建,这次信报传回,他看后有种挣脱束缚,龙归大海的感觉。
    至少,此番全歼倭寇,朱四郎给人的感觉,是更加优秀。
    虽然此战没法和纵横草原相比。
    可此战,他却感受到朱四郎十分积极主动的进攻性!
    ……
    吱呀!
    开门声响起时。
    蒋瓛才被惊醒,见朱标与徐达等一群人出来,忙行礼,“拜见太子爷,是福建方面消息。”
    朱标微微愣怔,随即笑问:“什么事?”
    自从老四抵达福建后,就好些时间没新消息了。
    徐达、蓝玉等人也不由好奇看着蒋瓛。
    蒋瓛忙道:“倭寇登陆闽县。”
    “什么事?”这时,朱元璋声音从里面传出。
    朱标一行人去而复返。
    蒋瓛站在御案前行礼后,在朱标等人眼巴巴关注中,双手将信报捧到朱元璋面前,同时简略陈述,“朱县令抵达建安第二天,就前往闽县,紧接着,就发生了倭寇侵袭闽县,八千倭寇,两百艘战船……”
    听到这里时,朱标等人脸色都变了。
    徐达更是面露担忧。
    不过,谁都没有说话,耐心听着。
    当听闻全歼倭寇,俘获两百艘战船时,众人被惊呆了。
    蓝玉忍不住询问:“蒋瓛,可知燕王守城细节?”
    朱元璋唇角微扬,瞥了眼蓝玉,“你们说你们的。”
    吩咐一句,心情极为舒爽,继续反复仔细看信报内容。
    这个混账老四,真是小母牛上天。
    大明立国这么长时间,对这些滑不溜秋的海盗,始终无可奈何。
    发起一场水战打击吧。
    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明刚刚接收北元辽东水军,还需要整顿。
    没想到,他却在福建,先取得这么大成绩。
    当初让他去对付海盗,看来还真是做对了。
    ……
    蒋瓛偷偷窥探朱元璋,然后,视线落在蓝玉身上。
    以前,太子系中,蓝玉绝对是针对朱四郎最激进,最明目张胆的。
    现在可倒好。
    其他人还没转变立场。
    蓝玉却早早转变。
    从敌视朱四郎,如今,竟然一味想着安抚朱四郎,帮太子爷和朱四郎搞好关系!
    因为锦衣卫在蓝府有眼线的缘故。
    蓝玉对朱四郎态度的变化,他比谁都清楚。
    蒋瓛想着心事同时,含笑说道:“燕王在守城中,运用了一种新战术……”
    虽然因信报内容有限,蒋瓛说得有些笼统模糊。
    <div  class="contentadv">        可在场这些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顿时就明白了。
    震惊之余,暗暗喝彩。
    甭管立场如何,大家都是军人,这样精彩的守城战术,抛开个人情绪,谁都得竖大拇指。
    朱标听的就有些不甚明白,谦虚请教,“孤听蒋瓛讲述,老四守闽县,摇摇欲坠,可倭寇就是攻不下,这其中的精妙之处,到底在哪里?”
    蓝玉率先开口:“太子,精妙就在于兵力的有效运用,每一处倭寇登城云梯处,只有三五人防守,剩下的兵力,按照三五人一组编队,作为预备,燕王时时刻刻,敏锐洞察战局每一处……”
    短兵相接的战斗中。
    搞前轻后重的打法。
    说实话,初学者,根本学不来。
    说白了,布置在云梯处的一组五人,除了守云梯外。
    还有着试探敌军进攻此处攻城点的力度。
    攻城中,别看会同时搭建数十驾云梯。
    别看,有些云梯附近,会密集大量兵力。
    可其实,任何攻城主将,都会安排一些真正的精锐,主攻两三个登城点。
    燕王这种战术,需要指挥者拥有对战局的敏锐感知力,以及迅速且正确的决策力。
    信报中,徐辉祖防守的北门,张武防守的南门,屡屡被倭寇突破,致使大量倭寇,短时间内,倾泻到城头。
    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朱棣的敏锐感知力和决策力。
    不过,这两个年轻人,跟在朱棣身边,打过一次这样的战争,绝对受益匪浅。
    对战争的理解,绝对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太子若是能参与其中……
    蓝玉暗暗遗憾。
    这样的机会,对于初学者来说,实在太宝贵了。
    朱元璋虽然一直在看信报,可也在听,蓝玉话落后,笑道:“这种机会的确很难得,这样吧,在京营建造一段简易城墙,让京营配合东宫卫率,按照老四在福建和倭寇的打法,标儿负责守城,模拟打一打。”
    “儿臣谢父皇!”朱标声音微微带着些哽咽谢恩。
    历朝历代,没有一个太子,能得到他这般待遇吧?
    蓝玉、沐英相视一眼,全都不由激动笑了,“遵命!”
    徐达看着这一幕,默默叹了口气。
    他再次觉得,洪武九年,四郎直接把所有事情搬到台面上,是个正确选择。
    四郎若是去就藩。
    以他现在干出的成绩。
    恐怕,陛下对四郎的态度,绝对不是现在这般宠爱了。
    应该是提防!
    蓝玉领命后,视线再度落在蒋瓛身上,迫不及待询问:“野战呢?若是让我指挥倭寇,燕王的九百人方阵,一定能在骑兵抵达前,被我打垮!”
    蒋瓛说得简单。
    他很不解。
    若是他指挥倭寇海盗。
    即便燕王隐藏了骑兵,想赢都不可能这么轻松。
    在骑兵偷袭前,他就有信心,打垮燕王的九百人阵列。
    然后在骑兵抵达前,数千人结阵迎战五百骑兵,胜负至少五五开!
    “咱来说吧。”朱元璋笑着开口。
    众人顿时暗笑,都明白,陛下又要炫耀了。
    朱元璋点了点信报,看向蓝玉,“蓝玉,换做你统帅倭寇,恐怕也赢不了……”
    蓝玉瞬间有些不服。
    “此战,老四把两百火铳手集中起来,排成一排,他骑马和火铳手站在最前面,一直压着火铳手,不准火铳手射击,直到等倭寇冲入火铳最佳有效射程,五十步范围内,才突然命令火铳手射击……”
    蓝玉面露惊讶。
    心中那点不服瞬间荡然无存。
    即便不听后续发展。
    他也能猜到。
    这段时间,太子卫率率先装备大量火铳后,沐英就专门训练多段射击。
    他看过火铳齐射的威力。
    五十步齐射,他能想象到。
    倭寇密集冲来,五十步范围,两百火铳手,只要平举火铳,都不用瞄人,恐怕每一颗弹丸,都能击中一名倭寇。
    阵列在爆炸声响起瞬间,突然塌陷,出现一片巨大空白。
    爆炸声,加上瞬间巨大死亡。
    会在刹那,给往前冲的倭寇,造成十分大的恐慌。
    只要燕王抓住机会,趁着敌军短暂混乱,快速冲入塌陷的空白处,通过疾风骤雨式猛攻猛打,可以让混乱瞬间扩散至敌军整个进攻阵列。
    ……
    “倭寇先锋没有打垮老四的九百人,反而发生了塌陷式混乱,倭寇开始把全军押上,就当倭寇全都陷入围困、挤压老四统帅的步军时,骑兵发起了突袭……”
    朱元璋笑着停下。
    已经不需要说了。
    即便是标儿也能明白。
    当一支兵马,完全投入战斗时。
    再想短时间内结阵迎战根本办不到。
    混乱的战斗中,命令都传达不下去。
    好一会儿,朱标回神,转向沐英,好奇询问:“大哥,你在云南时,能压着咱们的火铳手,在五十步内射击吗?”
    他的太子卫率肯定办不到。
    他很好奇,大哥沐英云南时,能不能做到。
    沐英苦笑摇头,“虽然没试过,但我能肯定,办不到。”
    太子没有两军交战中,站在第一线那种感受。
    无法体会,五十步内,清晰可闻敌军暴虐嘶吼,可见敌军面部狰狞那种恐惧。
    如果没有两天守城树立起的威严。
    如果老四不亲自站在第一线。
    海防两百火铳手,也做不到。
    他甚至怀疑,老四还用了其他办法,比如杀人震慑。
    不过,具体细节,信报篇幅有限,不得而知。
    “总之,咱们本朝军队,至少现在,达不到这种精锐程度。老四的个人威望,占据了很大作用。”
    朱元璋点点头,沐英的评价很客观。
    提醒道:“福建这一战,你们都知道了,咱十分肯定,福建这一战展现出的一些东西,一定是老四两万藩王卫的雏形,你们训练京营、太子卫率要增加点难度,可不要等过段时间,老四率兵回来助战,咱们大明的正规军,被他的藩王卫比下去。”
    “臣等遵旨!”
    ……
    片刻后。
    目视朱标等人离开。
    朱元璋不由笑了,小声笑骂:“这个混账东西,弄得咱都有些迫不及待,想看他,给咱带回一支什么样的精锐。”
    话罢,起身前往坤宁宫。
    这么大的好消息。
    得告诉秀英。
    随着朱标等人离开御书房。
    消息迅速在朝中,在城中扩散开来。
    “听说了嘛?燕王又打胜仗了!”
    “早听说了,全歼八千倭寇!俘获两百艘战船!”
    “两百艘战船!这才去福建多久,燕王出海的战船都有了,看来,燕王真的要走了。”
    “燕王离开咱们大明,一定是咱们大明的损失!”
    “俺还想看燕王再严惩贪腐呢!”
    ……
    百姓听闻后,议论纷纷。
    胡惟庸听闻后,捏着拳头,阴阳脸露出冷笑,只是说了一个好字。
    吕本听闻后,瞬间感觉如同吃了苍蝇难受。
    大骂叶茂废物!
    临近傍晚,整个金陵,经过初期震惊后,开始暗流涌动。
    美人殿。
    王美人挺着大肚子,一边帮朱标脱衣服,一边佯装好奇询问:“太子爷,今天金陵城时不时有爆竹声传来,听说燕王又打胜仗了?”
    朱标笑道,“嗯,这是咱们大明对倭寇最大一次胜利,而且,此番,老四运用了很多新战术。”
    “那太子卫率能效仿吗?”王美人眼巴巴看着。
    朱四郎有的。
    太子爷也必须有!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