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38章 战!战!战!

时间:2024-01-05作者:早餐羊奶

    第338章  战!战!战!
    “约战?”
    “用城外百姓要挟咱们?”
    “不出去!附近百姓疏散的疏散,藏起来的藏起来,至于其他……”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殿下已经让百姓藏起来,如果他们没藏,那是他们活该!”
    ……
    城楼内。
    当众将士得知海盗约战书上的要挟内容,纷纷冷笑议论。
    今天又一次失败。
    倭寇对攻克闽县,很明显已经没有信心了,所以才提出赢战于野。
    现在倭寇差不多还剩四千多,将近五千人。
    反观他们。
    那些青壮,守城还有点用处,可野战中,绝不能用,只会成为拖累。
    所以,一旦答应约战,可动用的兵力。
    其实只有九百多正兵。
    ……
    议论声渐渐平息,众人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朱棣。
    朱棣笑着环视众人,“我准备答应。”
    啊?
    所有人诧异看着朱棣。
    答应?
    九百对五千?
    朱棣把众人错愕全都看在眼里,笑着解释:“我们虽然只有九百正兵,但别忘了,我们还有五百藏起来的骑兵,这部分兵力,倭寇并不知……”
    野战中。
    两军交战,谭渊率领五百兄弟突然杀出……
    不出意外,大概率能让倭寇彻底溃败。
    至少有六成赢面。
    如果有六成赢面,还不敢打,那也不配为将!
    众人听着朱棣解释,渐渐安定。
    徐辉祖提出疑虑,“姐夫,万一我们答应对方出城野战,对方分兵偷袭县城怎么办?”
    对方兵力,始终大于他们。
    他们得倾巢而出。
    可对方却能留下少量兵力。
    不需太多,只要五百,就能拿下没有防守的闽县城池。
    本来渐渐安定的众人,又纷纷看向朱棣。
    这个问题,朱棣也想过了。
    略微沉吟说道:“把城内的青壮全都集中起来,留五十正兵统帅,另外,从现在开始,派出斥候,严密监视倭寇大营……”
    倭寇大营就那么点地方,派出十几个斥候,就能严密监视起来。
    另外,明天再让谭渊留一百骑兵在县城附近。
    五六百小股倭寇接近城池,一百骑兵足够了。
    “另外,马上派兄弟,连夜出城,去找沈将军,请沈将军开始行动,截断闽江!”
    ……
    随着朱棣解释,将士们再无异议。
    哗啦!
    齐齐起身。
    “是!”
    领命后,随即开始连夜安排。
    ……
    片刻后。
    张武作为朱棣的信使,出现在倭寇大营。
    张武站在群寇中,面不改色,“我们殿下答应你们约战。”
    此言一出。
    站对面的陈寿、神田孝信等人纷纷相互对视,面露惊讶。
    明四皇子竟然答应了?
    转而,泛起难掩的喜色。
    哼!
    张武把群寇神情看在眼里,暗暗微哼,继续冷冷道:“不过,我们殿下也有条件。”
    “请提!”陈寿含笑点头。
    只要不过分,他都能答应。
    “一,你们撤离到闽县南三十里外。”
    直接在城外野战,倭寇太容易分兵突袭城池。
    向南三十里外。
    这个距离,即便分兵突袭,老谭的骑兵也有足够时间应对。
    不!
    倭寇步军,根本不可能冲过骑兵设置的三十里死亡线。
    “二,野战期间,你们不得分兵攻打闽县。”
    ……
    “好,我都答应!”
    张武话音刚落,陈寿就一口全答应了。
    明四皇子所提条件,都是担心他们趁闽县空虚,突袭闽县。
    虽然,大家的确这样谋划了。
    可看样子,明四皇子也有防备。
    既然如此,索性就答应。
    现在,什么事情,都比不上,引诱明四皇子出城野战重要。
    只要明四皇子出城。
    就输定了!
    送走张武后。
    哈哈……
    一群海盗首领,瞬间爽朗大笑。
    “明四皇子果真在乎名声!”
    “这就是他最大的软肋,为了名声,他不但保不住城外大明子民,就连城池,他也保不住!”
    “少将军厉害,敏锐抓住了明四皇子的软肋!”
    ……
    陈寿听着众人恭维,矜持一笑,抿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动雀跃,吩咐:“把这个消息告知将士们……”
    两天连续战败,损失惨重。
    士气已经十分低落了。
    不过,只要这个消息传开,低落的士气,肯定瞬间就能高涨。
    攻城战打不过明四皇子。
    可野战,他们必胜!
    兵力悬殊太大。
    野战,明四皇子可没城墙依靠了。
    ……
    城头。
    朱棣听着远处倭寇大营传来的欢呼声。
    双目格外深邃。
    倭寇首领们,定然用野战的消息,提振士气,完全在意料中。
    对于他而言,坚守城池当然是最安全的选择。
    城外农村的百姓,他也最大限度提醒了。
    即便拒绝陈寿约战的请求,也问心无愧。
    当然,他答应,也不是妇人之仁,更不是爱惜羽毛。
    名声这东西,根本不是他的第一选项。
    身为军人,第一选项永远是胜利!
    若出城野战,没胜算,他会毫不犹豫抛弃城外百姓。
    可有至少六成把握。
    为什么不打呢?
    从倭寇要挟、激将他出城野战,他产生一股强烈预感,若不答应,倭寇极有可能退兵。
    这有些出乎他意料。
    他原以为,倭寇至少能坚持四五天。
    所以才和沈仁约定了三天时间。
    明天野战,他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救城外百姓。
    是牵制倭寇!
    近五千多倭寇,一旦抱团撤兵,即便谭渊能率领骑兵奔袭。
    也无法全歼倭寇。
    最主要,驶入闽江的两百艘战船,大概率就留不住了。
    这批战船,自从沈仁主动积极出兵后,在他眼中,就已经是他的东西了。
    有了这两百艘战船。
    他就能短时间内,武装出一支水军,别的不说,这支水军,足够他控制福建和鸡笼屿海峡,把兵力投放到鸡笼屿。
    海贸,也能提前做起来。
    ……
    夜很深了。
    梁道明脸色阴沉离开陈祖义旗舰。
    陈祖义含笑站在舰首送行。
    等梁道明驾驶小船离开后,脸上笑容瞬间消失。
    梁道明似乎嗅出什么味道了。
    长子太让人失望了。
    八千对一千五百,优势在他们。
    损兵折将猛攻两天,还未拿下闽县,竟然还在信中委婉提议撤兵。
    分明就是被明四皇子吓破了胆!
    太让人失望!
    朱棣就这么厉害?
    他不信!
    “陈忠!”压抑声响起。
    心腹陈忠忙往前几步靠近,他本姓刘,因为世代忠心服侍陈家,到了将军这一代,陈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马六甲最大军阀势力。
    将军为了笼络他。
    也感念他刘氏爷孙父子,世代忠心服侍陈家。
    所以将准他改姓陈。
    如今,他也算是陈家旁支。
    可以上陈家族谱。
    “将军。”
    陈祖义拧眉沉默片刻,询问:“我想领兵登陆闽县,伱觉得如何?”
    陈忠愣怔……
    “报,少将军消息!”
    就当陈忠琢磨时,有报讯兵,小跑着匆匆来到陈祖义身边。
    陈祖义拧眉不悦接过信,展开查看。
    他对长子的表现已经十分失望。
    ……
    陈忠注意到,陈祖义脸上渐渐露出笑容,好奇问:“将军,少将军带来好消息了?”
    “何止好消息,是天大好消息!”陈祖义郁结一扫而空,爽朗笑道:“他敏锐抓住朱四郎在乎名声的软肋,逼迫朱四郎答应出城野战……”
    朱四郎啊!
    这么优秀的一个皇子。
    可太在乎身份带来的荣誉,太爱惜羽毛了!
    朱四郎的失败,从这一刻就注定了。
    ……
    梁道明旗舰。
    吕珍一直在此等候。
    梁道明返回,就第一时间询问:“梁兄弟,陈祖义答应了吗?”
    <div  class="contentadv">        两天过去了,也不见送财货回来。
    即便陈祖义压着消息,也不难判断,进攻受阻。
    若是攻克闽县,陈祖义此刻,恐怕恨不得到处宣扬。
    朱皇帝这个四儿子,厉害的有些过分了。
    梁道明一改陈祖义旗舰时的阴沉,笑道:“没答应,陈祖义现在还想自己独吞全部荣耀,我看他有些悬。”
    幸灾乐祸说完,又小声道:“吕前辈,我想等今夜,所有人休息后,集中一批小船,派遣五百将士,偷偷驶入闽江,咱们也去插一手!不知吕前辈愿不愿意?”
    五百将士,说多不多。
    说少也不少了。
    他估摸着,经过两天消耗战。
    明四皇子手头兵力肯定不多了。
    他和吕珍集中五百披甲精锐,突然出现在闽县,或许可以一战定乾坤。
    如此,他就是攻破闽县的最大功臣。
    陈祖义最终给他做嫁衣。
    吕珍琢磨许久后,点点头,“好,我实力小,但愿意派出一百最精锐的将士,让我二弟叶文举跟随梁兄弟登陆闽县!”
    若能助梁道明,借此战声望大增,和陈祖义并驾齐驱。
    两虎相争。
    他们可以渔翁得利。
    梁道明知道吕珍的想法。
    不过并不介意。
    大家谁没私心。
    他拉上吕珍,也是想把吕珍绑在自己的战船上,一起对抗陈祖义。
    当晚,所有海盗都休息后。
    数十艘小船,从梁道明、吕珍战舰脱离。
    叶文举陪着梁道明,率领五百精锐将士,悄悄驶入闽江。
    ……
    翌日。
    五更天。
    朱棣派出的兄弟,总算找到了沈仁。
    沈仁听闻朱棣要出城野战,顿时瞪大眼。
    “出城野战?”
    “燕王是不是太托大了?”
    ……
    沈仁尚未说话,镇东卫各级将领,已经纷纷开口。
    沈仁瞪眼压制镇东卫将领,好奇询问:“燕王为何要出城野战?”
    燕王若是真担心城外百姓。
    当初就不会,毅然决然撤了海防守兵。
    “殿下判断,倭寇有退兵迹象,一旦拒绝出城野战,倭寇极有可能退兵,殿下让俺捎话给沈将军,很抱歉,当初误判了倭寇的战斗力,眼下需要沈将军加快行军,抢占闽江下游,堵死倭寇闽江退路!”
    诸将唇角狠狠抽搐。
    出城野战,是为了牵制倭寇?
    给将军道歉,是因为误判了海盗的战斗力?
    大家还在担心,燕王守不住三天呢。
    现在刚过两天,海盗都开始萌生退意。
    燕王担心海盗撤退,不得不出城野战牵制?
    沈仁虽然惊讶于倭寇萌生退意。
    但相信朱棣的判断。
    若是没有这种战局感知力,当初,这位殿下,也不可能从草原活着回来。
    可出城野战,燕王能扛得住?
    “殿下现在还剩多少兵力,能否告知,殿下野战计划?”
    随即,报信的亲兵兄弟把朱棣的安排告诉沈仁。
    为了让沈仁放心,不折不扣按原定计划,去堵截闽江下游水道,朱棣派遣这名兄弟离开时,就把沈仁可能会问的内容,详细交代了。
    “什么?守城两天,燕王竟然一直没动用五百亲兵?”
    “嘶!燕王到底怎么守住闽县的?”
    ……
    报讯的亲兵兄弟,听着一群将领惊讶议论,不由微微挺胸。
    沈仁暗暗惊讶,‘好强的定力!’
    根据这名兄弟讲述这两天守城情况,好几次,差点就被倭寇破城。
    即便如此,燕王竟都忍着不动这股力量。
    这种战场忍耐性,他这种久经战场的老将,扪心自问,也做不到。
    随即笑道:“好,回去转告燕王,我会按照计划,截断倭寇闽江后路!”
    有五百骑兵这张底牌。
    倭寇败局已定。
    战场摆放在闽县以南三十里。
    好谋划!
    倭寇向南撤退三十里,摆开战场,他们当初停船的地方,就在战场北面。
    一旦倭寇在骑兵突然奔袭中败退,还会往北寻找战船吗?
    不会!
    仓皇之下,倭寇会向南,往海边逃窜。
    他都不需要堵截顺流而下的倭寇战船。
    只要堵截陈祖义闯入闽江营救即可。
    倭寇首领们,只看到,殿下要求他们远离闽县,是担心他们在野战时,分兵奔袭闽县。
    为了诱使殿下出城野战,迫不及待答应殿下的条件。
    却忽视,殿下隐藏极深的算计。
    这等心计,让人害怕!
    总之,若是换他,他是想不出这等谋划!
    ……
    黎明前,最黑暗时。
    亲兵回去向朱棣报讯。
    沈仁率领镇东卫将士,急行军直扑闽江下游。
    天色渐亮。
    嘟嘟嘟……
    昂扬号角声中,两日连续失败的倭寇海盗,士气高昂向南撤离。
    陈寿和其他海盗首领骑马离开时。
    扭头看向县城。
    一名海盗笑道:“很快,这座咱们损失惨重都攻不下的县城,就会不设防让咱们冲进去,烧杀劫掠了!”
    哈哈……
    众人忍不住爽朗大笑。
    陈寿笑笑,抖了抖马缰,领兵离开。
    ……
    城头。
    朱棣等人目睹倭寇向南撤退,前往约定的战场,也纷纷露出笑容。
    徐辉祖笑道:“姐夫,咱们是不是也出发?”
    “不着急。”朱棣含笑摇头。
    今天这一战,午后打起来就行。
    为沈仁截断闽江争取足够时间。
    ……
    于此同时。
    梁道明率兵乘坐数十艘小船,也抵达陈寿等人停靠战船处。
    并且迅速派兵控制船上海盗,确保这些人不会干扰他们。
    “梁首领,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梁道明在岸边打量故土风貌时,叶文举满脸含笑,从码头激动跑来,“梁首领,刚刚从控制的海盗口中得知一个消息……”
    当梁道明听闻,朱棣和陈寿约定在城南三十里外野战时,瞬间愣怔。
    哈哈……
    随即,仰头大笑,“叶前辈,天都向着咱们啊!”
    这不是受天青睐,还能是什么?
    笑过后,梁道明征询道:“叶前辈,我看咱们先在岸边隐藏起来,等明四皇子离开闽县后,再裹挟留守这里的百余各家将士,接收闽县如何?”
    叶文举含笑点头。
    裹挟留守看船的百余各家将士。
    是防止这些人给陈寿报讯。
    让陈寿和明四皇子拼死拼活。
    他们去闽县轻松劫掠!
    这回,明四皇子、陈祖义都是输家!
    ……
    日上三竿。
    朱棣领兵出城。
    闽县百姓惶恐议论。
    “燕王脑子是不是坏了!”
    “可不!就这点兵力出城野战,能赢吗?”
    “他败了,咱们也要跟着遭殃!”
    “这个祸害精,陛下为什么把他派来咱们福建!”
    ……
    城内百姓、士绅私下埋怨议论,朱棣听不到,但也能猜到。
    不过,他一点都不在意。
    很多决策,没有结果之前,不被人理解,很正常。
    他也不想解释。
    而且也解释不通。
    对城内百姓说,出城野战,是为了城外百姓?
    人性自私,城内百姓根本不会管城外人死活。
    解释说:他判断倭寇萌生退意,不出城,倭寇就要撤退。
    百姓肯定会说,退了好啊!
    退了大家都安全。
    百姓有百姓的考量。
    他作为此战主将,也有自己的考量。
    大家只是立场不同,没有对错之分。
    ……
    临近中午。
    朱棣率领九百将士,慢悠悠,不疾不徐抵达约定战场。
    谭渊一直远远隐秘跟着。
    秋收后,开阔的农田上。
    双方相隔五里,列阵而立。
    海盗阵前。
    帅旗下。
    陈寿远远凝视朱棣,唇角笑意渐浓,扭头看向左右,“诸位首领,这一战,就是咱们扬名立万之战,告诉兄弟们,冲垮正前方明军的小小方阵,三十里外的闽县内,有数不尽的财富等着咱们!”
    “哈哈……”
    “少将军放心,我们一定把少将军的话,带给兄弟们!”
    ……
    一群海盗首领爽朗大笑策马离开。
    这番话,可以让麾下将士发疯!
    此战,胜局已定!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