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75章 保十争三,朱元璋的乐观

时间:2024-01-05作者:早餐羊奶

    第275章  保十争三,朱元璋的乐观
    江南贡院。
    金陵夫子庙学宫东侧。
    秋闱和乡试不同。
    乡试承办权归地方官府管辖,中枢派遣礼部进行监督。
    秋闱考举人,由朝廷直辖管辖。
    考试地点也由应天府书院,转移到贡院。
    天下有资格参加秋闱的读书人,全都云集于此。
    人群中,一个胖乎乎身影,蹦蹦跳跳寻找着什么,十分滑稽,像颗掉在地上的肉丸子,身后一小孩,满脸震惊、紧张抓着胖子衣襟,生怕在密集人流中跟丢了。
    “先生,这里有多少人?”
    朱棣和徐妙云抱着两个小家伙从马车下来。
    “壮观吧,好好努力,争取超过先生的贵人,咱们将来也来个连续冲刺科举!报答朝廷!”
    至于老头子提倡八股。
    读书不再是士绅的专属。
    就他现在的水平。
    一定是最垫底的那个。
    朱元璋好不容易平缓情绪,黑脸瞪了眼朱棣,“保十争三是最低底线,最好前三甲!”
    恐怕有人还会笑话老四江郎才尽,不过尔尔。
    毕竟,上回考的太好了。
    说白了,那是给更多寒门子弟机会。
    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小家伙,跟着明霞来到一辆双马牵引的宽大马车旁。
    朱棣唇角抽抽。
    徐妙云察觉,用臂肘悄悄碰了碰朱棣。
    承平年代,社会稳定。
    “什么事!”
    ……
    可惜,改朝换代打断了这种可能。
    如此,原本很多被挡在科举门外的农家子,就有了机会。
    他肯定是没机会。
    他还指望混账老四,让他扬眉吐气呢!
    其实就类似于提倡德智美体,全面发展。
    还要忙着陪雄英远行辽东。
    他就不信。
    就像现在的南榜、北榜。
    朱棣、徐妙云笑着拜别后,带着两个小家伙离开。
    蒋瓛回神,忙低头道:“禀皇爷,吐蕃西番叛乱,云南北元梁王也蠢蠢欲动……”
    这难度,和姐夫在草原转战万里也差不多。
    朱棣唇角微不可察抽抽,暗暗腹诽。
    天下父母都一样?
    哪怕当了皇帝的父母,也这般?
    朱棣侧头看去,含笑问:“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
    “怎么?怕了?没信心了?”朱元璋板着脸。
    朱棣默默听着。
    皇帝、皇后宠溺抱着朱四郎的两个孩子。
    万余人竞争一百多个中举名额……
    朱元璋脸色不由微变,平静道:“咱知道了。”
    夫妻二人循声看去……
    老四的武略上,虽然更出色。
    在一些尚不成熟的区域,继续推行现行科举办法。
    要是‘高炽’能做个二三十年皇帝。
    也根本无法和乡绅子弟竞争。
    蒋胖子低头,满脸与有荣焉笑道:“看规模,此番秋闱至少一万人,甚至接近两万!”
    根据朝廷统计,这几年,参加童生、乡试、秋闱的读书人中,寒门、农家人数越来越多了。
    朱元璋炫耀时,见朱棣怔怔出神,脸渐渐严肃。
    上马车后。
    大概率,这回不会有武勋和他讨价还价了。
    可大明这么多武将,吐蕃叛乱,云南北元梁王蠢蠢欲动。
    “没错没错!”马秀英好气又好笑应付着,催促:“战事要紧,快回宫吧。”
    “虽然科举从隋唐时期就开始,但论重视人才,给普通人出路,我敢说,以往历朝历代都没父皇重视。”
    老子不行,儿子总得行吧?
    “殿下。”
    应该还用不着老四放下科举,披挂上阵吧?
    而科举就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通过不断摸索总结,选择的一种最优竞争机制。
    明霞小跑靠近,低声道:“陛下和娘娘在那边,让婢子叫殿下和王妃过去。”
    大家都觉,老四考中举人应该没问题。
    马秀英看徐妙云低头忍笑,再看正斗嘴的朱元璋、朱棣,腹语笑骂:‘这对活宝父子!’
    “我喜欢读书,对读书人的事情,自然了解了。”徐妙云笑着回答。
    八股,是一个时代局限的产物。
    以往历朝历代,最鼎盛时。
    朱元璋和马秀英就稀罕的不得了,抢先接过两个小家伙。
    中原百姓富裕程度,始终没有实现质的突破。
    老头子养士其实真的成功了。
    急促声,打断朱棣的话。
    在位期间,把更多精力用于‘武功’方面。
    可他是他。
    老四的表现,已经让武将们老实了很多。
    而后来辅佐‘他’开创永乐盛世的三杨、夏原吉、乃至后来力挽狂澜,现在应该还没出生的于谦。
    他就不好意思炫耀显摆了。
    明朝的资本萌芽,本有一次机会。
    马秀英含笑瞪眼制止朱元璋,笑道:“马上就要进考场了,快去准备吧。”
    其实,洪武八年,秋闱科举人数已经超过历朝历代了。
    根据朝廷接管元朝后,得到的历朝文献。
    自己不行,就要求儿女要做到?
    “父皇,笔给你,你去考,您考个秀才,我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说话间,唇角情不自禁微扬。
    为朱允炆殉国的读书人,成千上万。
    “咱给你定个目标,保十争三!”
    好吧,一万五千多人同时竞争,别说混账老四没信心,若是换他,他都不敢参加。
    老头子以前能灵活提出南榜、北榜。
    下次春闱会试呢?
    是不是为了老头子的面子,要求更高了?
    现在让他不丢脸,老四至少保前十甲!
    四郎要赶秋闱。
    老头子提倡八股,相当于砍了‘美体’。
    朱棣和徐辉祖、夏时敏说了句,就带着徐妙云过去。
    如果只是考中举人。
    比起乡试至少多了七八倍不止!
    “姐夫就要在这么多人中,杀出重围?”徐辉祖站在毛老六身边,目视眼前人山人海,耳闻鼎沸人声,不由倒吸凉气。
    这回让他保十争三。
    今年更是创下纪录!
    看看隋唐时期科举考内容: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法、杂文、贴经、策问。
    去参加今年秋闱。
    朱元璋黑脸瞪了眼马秀英,“为什么不让咱说话?咱显摆错了吗?咱要求他上进,错了吗?”
    朱棣笑笑,他岂能不知,妙云为默默做多少事。
    “我尽力……”
    这么庞大的考试内容,寒门子弟的家庭,根本无法为孩子提供。
    ……
    某刻,蒋进忠隐约看到了朱棣人影,忙激动催促,带着杨荣,在人群中,蹦蹦跳跳拥挤前进。
    这些关于科举的细节,她当然要帮四郎搜集好。
    阅卷官在不看他名字的情况下,可能拿起他的答卷,扫一眼,就直接扔废卷堆。
    蒋瓛余光,一眼看清马车内景象。
    顿时惊呆了。
    可就从一些治国手段就可以看出,老头子是典型的实用主义。
    这些都是老头子在位期间,养士积攒的家底。
    见朱棣皱眉,叮嘱:“你不用担心这些事,安安心心进考场,争取给咱考个前三甲回来,咱们家,就你读书方面,能给咱争口气。”
    这份喜爱,太明显了。
    “很多人都说,你能在之前的秀才考,取得甲等第一名,这次考中举人问题不大。”
    ……
    小夫妻两给朱元璋、马秀英请安后。
    他要想扬眉吐气,老四至少得考前三甲!
    ……
    也没这个能力。
    总之,就是给所有人都提供机会,从各种群体中遴选最优秀的人才,予以他们充分发挥才干的平台。
    专注‘文治’养士,或许大明会有另一幅盛景。
    与他所经历的一考定终身、应试考试本质是一样的,无论多么为人诟病,都是最符合当时时代的竞争机制。
    不过,现在乡土村社的推行,或许会是个机会。
    养士二三十年,培养不出一批优秀的,真正忠于大明的人才。
    哈!
    想想就激动。
    朱元璋逗弄小雍鸣同时,视线落在朱棣身上,“看到外面人山人海的同窗,是不是很震惊……”
    朱四郎夫妇跪坐在帝后对面。
    这回用兵,大概也没人给他添堵。
    他只是在想,历史上,有没有这次叛乱罢了。
    如果有一天,大明整体富裕程度,迈上一个新台阶,适当时,有为的君主,完全可以根据统治需求。
    以后史书或许会这样记录一笔:开科取士以来,唯两个俊杰,连续冲刺科举成功,一乃被贬为庶民的明四皇子朱四郎,一乃宰相蒋进忠亲传弟子杨荣。
    人也太多了吧!
    虽然开科取士。
    <div  class="contentadv">        但士族、乡绅中考比例,占科举录取总数七八成。
    马车启动。
    明清两代,一直僵化使用八股文。
    “盛况呀!我辈读书人从未有过的盛况!”
    “里面有明远楼、至公堂、号舍……”
    如何从千千万万人中,将最优秀的选拔出来呢?
    就要设立一种竞争机制。
    就像老头子他们这一代人。
    而他这个学生很聪明,是个读书种,好好培养,未必不能像朱先生这般,连续冲刺科举。
    毛老六乐呵呵笑着,“少爷肯定能考中!”
    朱棣回神……
    朱元璋瞬间皱眉,什么事,非得在混账老四做出保证时干扰?
    黑着脸,撩起帘子。
    其实科举并没错。
    刚要说话时,左侧传来脆生生喊声。
    其实本质反映了,历经两代。
    随即,放下帘子。
    其实,他家老头子虽然出身寒微。
    ‘老头子是不是自作多情了?’
    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也没有大明立国第十个年头多。
    收敛思绪,拜道:“我尽力而为,不过,您能不能别显摆了?”
    目视着,至少有万余人。
    朱元璋瞬间瞪眼。
    战争年代,在剧烈的动荡中,时局会自动筛选人才,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实现个人成就同时,也救民于水火。
    “皇爷!”
    反倒是‘他’。
    朱元璋老脸瞬间变红,怒道:“咱要能做到,还用得着你!”
    三甲之后。
    未来,一些百姓富裕程度,整体实现质量突破的富裕区域,可以在这些区域,增加科举内容,选拔更全面的人才。
    ‘高炽’倒是个文治的好手,可惜,历史上,‘高炽’的身体状况太差了。
    “快快快……”
    重新调整科举内容,通过改良这套竞争机制,选拔更为全面的人才。
    承平年代和战争年代不同。
    将来应该也能。
    “今年,参加秋闱的人数是15632人!创下了最高纪录!”朱元璋用手得意比划着。
    “其中,仅用于考试的号舍,就有20563间,可容纳2万余名考生同时考试……”
    所以隋唐宋时期。
    徐妙云见朱棣满脸惊讶,莞尔一笑,低语:“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父皇定都金陵后,历年进行扩建……”
    人们骂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
    朱元璋很轻松笑道:“有了老四不久前凯旋,这回朝中武将,不会和咱讨价还价了,甚至还会争着抢着表现,应该不会有人给咱添堵,这就是自己儿子,可以为咱分忧的好处!”
    马秀英瞧朱元璋的嘚瑟劲,没好气笑着瞪了眼……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