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67章 考试临近,还得我关照朱先生

时间:2024-01-05作者:早餐羊奶

    第167章  考试临近,还得我关照朱先生
    马秀英抬头瞥视,自言自语,“是该去,但是,某些人还有脸去吗?”
    “你!”朱元璋气的转身瞪视。
    眼神余光瞥了眼毛骧。
    偷偷窥视的毛骧,吓得连忙缩起脖子,转移话题,“皇爷,臣刚才来时,碰到了韩国公,韩国公对土桥村织出来的这匹布,也十分惊讶……”
    他认为,有必要让皇爷知晓这件事。
    马秀英抬头,微微皱眉。
    李善长的能力,她可是知道的。
    李善长关注乡土村社,关注老四,是怀有善意呢?还是不怀好意?
    怀有善意还好。
    可若不怀好意。
    老四那么年轻,而李善长却是个十足的老狐狸……
    ……
    “恭喜恩师。”
    右相官衙,胡惟庸脸上堆满笑容,弯着腰,亲自给李善长斟茶,恭喜着,“陛下他还是离不了恩师,这不,还不是得让恩师复出辅佐嘛。”
    “惟庸,可不敢这么说。”李善长捋着胡须,板着脸提醒。
    胡惟庸抬了抬眼皮,瞧着李善长唇角微咧,微微一笑,“是是是,恩师重新出山,学生太过高兴,以至于忘乎所以,忘记这里人多嘴杂了。”
    李善长复出,他是真的高兴。
    朱皇帝是不可能再让李善长为相了。
    但朱李两家联姻后,看样子,权力会给,而且还不会小。
    现在李善长已经兼任御史台御史大夫,还拥有相当于右都督的实际权力。
    凭借李善长开国元勋,在淮西勋贵间的影响力。
    他们师生只要默契联手。
    虽说做不到,大明他们说了算。
    却也可以左右大明时局!
    恐怕就连朱皇帝都得避锋芒!
    ……
    李善长端起茶杯,喝茶之余,眼神余光瞥视在旁边坐下的胡惟庸。
    这个学生想什么,他很清楚。
    他自身想要什么,他也很清楚。
    一个韩国公的爵位,可以让李家与国同戚。
    可如果在朝野内外,没有广泛的学生、朋党、弟子为网。
    等他走了,李家也就只能凭借国公爵位,还有驸马身份,落一个没有影响力,没有权力的清贵了。
    长子李祺,不成气候。
    但凡长子有点能耐,他都不会谋求和皇家的联姻。
    一个男人,一旦做了大明的驸马,就别想在政治上,发挥什么抱负了。
    他这次付出,所谋求的,不是个人权势。
    而是想给家族子弟,留下一笔丰富的政治遗产。
    长子能力不行,但凭他传下去的爵位,以及驸马身份,保证这一代显贵没问题。
    长子和临安公主的孩子,培养教育好,再加上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可以让李家在第三代再显贵。
    什么是政治遗产?
    很简单,就是多提携官场上的后生晚辈,多交朋友,多施恩。
    得人恩果千年报。
    读书人、士绅、初入仕途的底层官员,得了他的恩惠,肯定有忘恩负义的。
    但肯定也有感念他的。
    胡惟庸作为百官凤首,与胡惟庸联手,就是他施恩最好的途径。
    而且还可以让这个学生冲在最前面。
    胡惟庸想要更大的权势,就必须冲在最前面,他只是想施恩,想给子孙后代留一笔政治遗产,也不用做这个出头鸟。
    与胡惟庸联手,安全、高效。
    一旦胡惟庸触怒了皇帝。
    皇帝即便动手。
    那也是胡惟庸这个学生倒霉。
    他隐藏在幕后,又没直接和皇权争权夺利!
    何况,他儿子还是驸马。
    大不了,再隐退便是,反正真到了那个时候,他想要留给子孙的政治遗产,也留下了。
    想通透的瞬间,李善长笑着放下茶杯,“惟庸,可察觉,年节前后,陛下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
    ‘对谁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
    胡惟庸微微愣怔。
    被李善长突然虚头巴脑一句话,搞蒙了。
    可这人到底也是个人精,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微微侧身,低声试探,“恩师所指,是否是朱四郎?”
    ‘论揣摩人心,胡惟庸真的很聪明。’
    李善长瞥视中,暗暗感慨,笑而点头。
    胡惟庸顿时唇角微扬,笑道:“皇帝给秦王改封北平,却不改王号,摆明了告诉大伙儿,燕王这个爵位还是留给朱四郎的。”
    “我倒是希望,朱四郎能以燕王的身份回归。”
    朱四郎只要以这个身份回来,朝堂可就精彩好玩儿了。
    太子系,以吕本、蓝玉为首这些人,一定会像疯狗,咬着朱四郎不放。
    朱四郎再好的忍耐,也必然会有被激怒反击的时候。
    最终,朱四郎和太子的兄弟手足情,会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一点点淡漠。
    朱四郎或许会放开手脚,密谋夺嫡。
    其他皇子,也极有可能被卷入。
    历朝历代,皇权内部争斗,就必然会放松对臣权的约束。
    咚咚咚……
    李善长食指轻轻敲击桌案,把胡惟庸的思绪拉回来,“朱四郎很聪明,时局变了,他不会回来做燕王的。”
    “你看,他现在正在准备考科举。”
    “要说皇子中,这位才是最聪明的一个。”
    胡惟庸脸上笑容消失了。
    要说,谁最不想朱四郎入仕为官。
    他肯定算其中之一。
    虽然他喜欢朱四郎的乡土村社设想,并且已经为其准备了自己的作料。
    但他还是不希望朱四郎为官。
    这人太能折腾。
    折腾就意味着朝局一定会发生剧烈震荡。
    作为百官凤首,震荡不安的朝局,极有可能牵连到他自己。
    所以,但凡上官,自古以来,就不喜欢太能折腾的下属。
    “老师,入仕为官这条路,可不容易,或许他穷尽一辈子,未必能考个秀才!”胡惟庸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也对。”李善长瞥了眼胡惟庸,笑道:“听说,春节这段时间,整个金陵城高门大户,都在议论,今年内,朱四郎会不会连续冲击童生考试、院试、乡试、会试,咱们且看看再说。”
    胡惟庸笑着点点头……
    ……
    朱棣考科举,别的地方不知道,但大明的高层却极为关注。
    随着时间推移。
    日期也越来越近。
    四月初。
    距离江宁县童生考试,只剩三天。
    土桥村这段时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牛和驴,在陌生环境,此起彼伏的叫声,在村外就能听到。
    一辆马车,远远往土桥村驶来。
    周世显负责赶车。
    蒋进忠眯眼晒着初春的太阳,坐在另一侧车辕。
    听着村子内传出的牛、驴叫声,眼神余光瞥了眼木讷的周世显。
    哎!
    忽然叹了口气,“大侄子,我有些想你爹了,这段时间,他有没有写信回来?”
    “县尊大人,没有。”周世显认真赶车同时,老老实实回答。
    哎!
    闻言,蒋进忠又叹了口气。
    他是真有些想周浪了。
    当初周浪给他当皂班班头,虽然是上下级的关系,可因为朱先生的缘故。
    两人也算是朋友。
    周浪会说话,当然,周浪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发自内心夸赞他。
    很好玩儿。
    那像现在。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可周浪那么一个会真心夸人,会捧哏的人,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木讷的儿子。
    ‘周浪该不会是被……’
    蒋进忠眼神余光仔细打量周世显,既然是朋友,将来,周浪还要追赶他的脚步,同殿为臣。
    他得给周浪好好把把关。
    可别给人家养儿子。
    周浪:我谢谢伱啊!
    周世显察觉被蒋进忠打量,有些紧张的抿了抿唇,看着前面村口,一群孩子在玩耍,暗暗松了口气的同时。
    忙抬手,“县尊,土桥村的孩子。”
    蒋进忠这才收回视线,顺着周世显手指方向看去。
    瞧着一群孩子正在玩游戏,不由点点头,“看来朱先生和徐先生是很有底气,临近考试了,给孩子们放松放松。”
    于此同时,正在玩耍的孩子们也发现了蒋进忠。
    等蒋进忠经过时,忙行礼:“拜见蒋青天。”
    哈哈……
    蒋进忠顿时乐的合不拢嘴,一路和木讷周世显在一起,产生的郁闷顿时一扫而空,坐在车辕上,笑着询问:“三天后就要考试了,准备的怎么样?”
    杨东旭代表众人,作揖回答道:“师傅、师娘说了,平常心对待即可,我们年纪还小,这次不成,还有下次,实在考不上,还可以做其他事情,读书并不一定要考科举,我们村搞乡土村社建设,将来也需要读书人。”
    蒋进忠笑笑。
    读书不考科举,也就朱先生、徐先生才这样想。
    当然,这是朱先生、徐先生的想法,他不认同,但尊重。
    随即笑问:“你们朱先生在家吗?”
    “在,师娘快生小师妹了,师娘在家,师傅就在家。”
    “去玩吧。”蒋进忠笑笑,示意周世显赶车去朱棣家。
    摇头晃脑,叹了口气,嘀咕道:“朱先生什么都好,就是太没上进心了,将来真考中功名,入仕当官,还得我关照啊!”
    “关照你父亲,关照朱先生,我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周世显唇角抽抽,扭头……
    蒋进忠没好气笑道:“你这孩子,有什么话就直说,你这幅想说又不说的模样,我看着都难受。”
    “县尊,晚辈认为,朱先生将来入仕为官,您和我爹,都得靠朱先生。”周世显十分认真看着蒋进忠。
    没见朱先生之前,他就总听父亲把朱先生如何如何挂在嘴边。
    见了朱先生后,虽然没见过几次,但仅有的几次,他感觉,朱先生说的一些话,很有道理。
    这些话,他就没听父亲说过,也没听蒋县尊说过。
    ‘这孩子,肯定不是周浪的种!’
    蒋进忠瞬间自闭,直接闭上眼睛……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小说推荐